“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警察吗?我们凭什么要给你看?我还得回去工作,没工夫在这里陪你们聊天!”
中年男人的语气越来越冲,李晓和朋友俩都被激怒了。但是记者就是得有耐心,得百折不挠。李晓说道:“可是下游百姓因为你们排放的污水过得很辛苦,还有人为此确诊了癌症,如果你们不给个说法,那也太不负责任了。”
“得癌症就一定跟我们有关?全天下得癌症的人多了去了,都是受了我们影响?!谁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得了癌症,就想来敲诈我们。反正我们达到了排放标准,而且我们已经很努力了,我们企业也要生存。别整天来为难我们,行不行?!”
中年男子的逐客令下得十分生硬,李晓叹了一口气,跟朋友对视了一下,达成了某种默契——这篇稿子,肯定要写了。
李晓憋了一肚子气,把键盘都敲出火星来了。朋友剪辑音频,将重点落在了“厂里花了大价钱”上面。剩下的那部分,他并没有剪进去。李晓说道:“这样算不算恶意剪辑?”
“不算啊!他后面也没说花大价钱干什么啊!那个大价钱,很有可能花在了疏通关系上。还有他说的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这是谁测的?说不定就是他疏通关系的那些人啊!”
李晓觉得有道理,没有提出更多疑义。修改了错别字之后,同步更新了视频和公众号。连续奔波了好几天,他们俩都累得不行,几乎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之后,李晓才发现,她的稿子火了。很多大v转发了她的视频,并且提出了跟她差不多的观点——这种小作坊不仅生产效率低下,原料消耗相当高,更让人担忧的是它们对环境的破坏。这种小作坊,早就该取缔了。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李晓深感欣慰。如果她的视频真能带来一些变化,那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但是她不知道,那家小型造纸厂急得焦头烂额,老板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公关”,只知道自己惹了大记者,摊上了大事,不知道还能不能办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