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小君子

第一百八十七章 开始明悟的刘封(3/5)

这些东西记载着南阳的点点滴滴,看似都是一群老掉牙的东西,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只有真的研究进取之后。

才能发现南阳到底需要什么,或者说刘封到底需要什么。

就比如说这个袁敏,他为何如此重用,当初他和李通吹吹牛皮也就罢了,但是当他真的将南阳志拿起来之后,看着南阳志之中的记载。

却是发现,若是想要治理南阳,或者说治理荆北乃至荆州。

这水利之事至关重要。

就以南阳来说,后世之中赫赫有名的“父母官”一词就是来源于南阳之地。

当年的召信臣和杜诗两人都是出任南阳郡守之后,大力发展民生,使百姓富饶,让南阳物阜民丰之后,才被冠以父母之名。

也就是南阳人口中的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而这两个人治理南阳的最大一项就是水利。

利用水利开垦良田,劝说百姓施行农耕,立石为信,约定成俗。

南阳父母官已经将治理荆州的办法明晃晃的摆在了刘封的面前,至于学不学那就是刘封自己的事情了。

在这乱世之中,刘封太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了。

抢夺地盘,争权夺利,招兵买马,冲锋陷阵,全都不是!就如同郭图询问自己的那句话一样,他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了没有。

在这个乱世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字。

“粮!”

如果再说的多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他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家伙,他没有办法做到袁术袁绍那种,几乎一路都是被人开门迎接,一南一北起步就快成为别人的重点了。

这是世家的能力,是他们以及他们家族这么多年经营的结果。

他也做不到曹孟德这样,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前来投奔。

曹孟德不但有一个伺候了四代皇帝的干爷爷,还有一个当太尉的亲爹,更是从小就被各种天下顶尖儿的名士给他造势吹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