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686 农业合作社(3/4)

福州地区的土地兼并现象更严重,大部分可耕地基本全掌握在地方豪绅和官宦人家手中。山地和丘陵占了很大比例的福建路本来可耕地就少,这样一来靠租种生活的佃户就非常多。

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交完地租和各种税赋之后,发现家里的粮食吃不到明年夏收,还得去山里找各种野菜充饥。

穷则生变,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讨生活。靠海的出海、不靠海的就去经商,反倒造就了一种不太以学问高低、只看挣钱本事大小的文化氛围。

王二就从这些中小商人下手,鼓励、组织一村、一乡的商人群体集资或向邮局贷款,在各自的家乡购买或租种相邻的田亩,雇佣当地穷苦佃户形成一个个农业合作社,大面积种植甘蔗。

合作社的佃户们没有土地,也不单独劳作,而是几家、十几家共同耕种、除草、熬制土化肥、收割。

同时再与商人们合股开办小型压榨作坊,等甘蔗收获之后榨成汁送到福州城外的大型制糖厂去。这个厂才是王二说服商人们投资的关键,它能出产白如雪、甜如蜜、没有任何杂色和杂味的白糖!

糖厂关键技术来自洪涛,但关键原材料产自遥远的济州岛。鲸鱼骨粉是非常好的吸附剂,能去除甘蔗汁中的色素,最主要的是成本便宜、加工方便、产量大,能够支撑糖厂的正常生产。

白糖最终会按照商人入股的多少分配售卖量,谁家投钱多谁家得到的白糖就多,自己想办法卖掉,能赚多少钱就得凭本事了。

赔钱?那是不可能的。为了一斤白糖商人们互相之间能捋胳膊挽袖子动武,生怕自家分少了,没有百分百赚钱的把握谁会去费这个力气。

但真正受益的并不只是投资的商人,佃户们只需像平日一般劳作,顶多在收获季节把甘蔗运到作坊里榨成汁,糖厂自然会有车马来运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