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683 变化(1/4)

自打两淮修河制置使、凉王王诜来到扬子镇,就像在一座死气沉沉、波澜不惊的潭水里插进去一根巨大的搅屎棍,好的坏的全被搅了起来。

先说坏的吧,首先就是伤风败俗。据经常去制置使衙门送菜、送肉、送鱼的农户讲,凉王府里的女人们平日里只穿着两片布走来走去,胳膊大腿全露着,让人无法直视。

当然了,下次去送货的时候必须想办法多停留,争取多无法直视一会儿,保不齐里面就有长公主呢!

然后就是味道,都不用在镇上多停留,只需匆匆路过就能让人猛抽鼻子,寻找那股味道的来源。如果在镇上待时间长了,衣服上全是骚味儿,久久不能散去,闹得全镇都是骚人!

另外还坏了规矩,扬子镇附近有很多土地,自然也有不少大小地主。制置使一来,先把地租减半,他家佃户是高兴了,其他地主可就发愁了。

家里的佃户一见面就会问:东家打算何时降地租,凉王都带头降了,你不降好意思?

有坏处就必须有好处,自打凉王一家住下,附近的菜农、屠户、渔夫、有母牛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因为凉王家太能吃了,吃的也太讲究了,无形中拉动了扬子镇的内需。

一亩菜不够他家几天吃的,叶子老了不要、有虫子咬的不要、太粗了不要、太细了还不要。一挑菜送进府,挑来拣去能剩半挑就不错。

但菜农非常乐意去受这份欺辱,因为凉王府的胖厨娘非常仁义,人家是过完称、付完钱再挑挑拣拣,且挑剩下的菜还允许菜农免费拿走。

这些菜王府的人不吃,但菜农拿回去都是好东西。不花钱白来半挑菜,便宜卖了就是钱。不卖留给自己家人吃也成,老百姓可没那么金贵,有菜吃就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