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理由很充分,不仅富姬认同,莲儿也深以为然,然后两个女人就成了长舌妇,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给自家主人讲解有关慈幼局的前世今生。
再加上洪涛好奇宝宝的性格,只要碰到不懂的地方就得问,还问得特别细致,这个话题很快就衍生成了一大堆话题,好几天都讲不完了。
慈幼局这个机构洪涛并不陌生,南宋时期他就听说过,而且不光是临安城里有,明州、泉州、广州等地都有,也不光是大城市里有,很多小县城中也设有慈幼庄、散收养遗弃小儿钱米所之类的机构。不管叫什么吧,功能都一样,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孤儿院。
但古代的孤儿院是如何运作的洪涛还真没关注过,原本以为这些福利机构都是由朝廷或者皇家拨款,听完富姬的一番解释之后,其中的奇妙之处就连洪涛这个见多识广的惯穿都不由得有点咂舌了。
合算宋朝不仅仅有孤儿院,还有养老院、福利医疗系统和公墓系统,和后世的国家福利系统比起来可能还不太完善,但基本骨架都已经成型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略胜于后世。
首先就是慈幼局之类的机构,它们每收养一名孤儿,皇帝就会从内帑中拿出一笔钱给慈幼局,做为把孩子养到15岁的基金。
假如有人家半途收养,经过官府确认有收养资格之后,每个月都会由慈幼局向收养家庭支付钱一贯、米三斗,继续承担部分抚养责任,直到孩子满15岁为止。
相比起孤儿院来,宋朝的养老系统覆盖面稍小,只在城市中设立,“安老坊”、“安怀坊”、“安济院”都是此类机构。
它们的运作方式也和慈幼局差不多,都是由皇帝或者政府出资赡养,而且是有法可依的。按照居养法规定,凡是6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进入养老院颐养天年,每人每日一升米、10文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