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毒

046 升官了(3/4)

为了尽量避免再发生军队zhèng • biàn,宋朝的皇帝和文臣们费劲了心思,再麻烦也不嫌弃,副作用再大也不顾,一心一意的压制和消弱军队的权利。

他们采用的办法基本是两个,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中央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地方毁城隍、撤武备、将兵分离。

解释起来就是把全国的精兵都弄到首都来,再把地方上的防御工事,比如城墙堡垒啥的都拆毁、武器装备也不给新式的,再频繁调动军队驻地,使每位主将都没机会在军中形成自己的班底和势力。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时刻防备着自己人叛乱,就算有地方官员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军力和装备,把内部自相残杀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要说这个办法也是挺管用的,终宋一朝,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内战,就算是农民起义的规模也远远小于元明清三代。

原因就是因为地方武装太弱了,扛不住中央禁军的打击,根本就没有蔓延的机会。

但这个办法副作用也非常大,降低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效率。就像是一个人把双手给捆了起来,纵然不会伤害自身,也没法和外人打架了。

要说两宋也够顽强的,硬是捆绑着双手和北方民族硬抗了几百年才被打死,要是能把这些束缚解开,哪怕就放出一只手呢,估计也不会落得个被人武力灭国的下场。

目前在汴梁城附近就集结着二十多万禁军,还有十多万禁军要去边境轮流驻守,原则上是三年一轮换,叫做更戍法。

禁军全是采用募兵制,所有人一旦入伍就得服役一辈子,直到退休为止。这些职业军人里有世代当兵的军人世家,也有从各地方军中遴选出来的精兵。他们是可以带家属的,当兵对这些军人而言就是一份工作,拿工资养家。

除了这不到四十万的禁军之外,各地还有总数达六十多万的厢军。和禁军不同,厢军的主要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劳役,有点像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农垦兵团或者建设兵团。

大部分厢军都会驻扎在本州、路、军,平时参加地方建设,遇到边患就充当禁军的后勤部队和协助角色,基本不会由厢军为主去参加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