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娘之后封神时代

第337章 因材施教(2/4)

大家听得如痴如醉,连几个修仙者也是不可自拔,因为这些理论在这个时代都是标新立异,除了孔子这里没地方听,就算是六位圣人也没听过。

圣人教他们法术,领他们悟道,却不曾讲述人要如何才能组织起来,如何依靠内心来规范自己,规范社会,给出了一个道德标准。

虽然这个标准很简陋,但作为框架足够了。

孔子已经老了,他的主张已经非常成熟,所以讲起来很顺畅。

今天孔子讲的是西周、东周有多么多么好,周人是怎么规范自己的行为,世界又是多么和平,没有战争。简单来说就是要恢复周礼,能恢复西周最好,恢复不了东周也行。

讲完之后,还有问答环节,弟子提问,夫子回答。

等到文化课结束,接下来还有体育课,驾车、射箭、击剑,这郊野就是操场。

等到体育课结束之后,就是核心弟子一对一的教导了,通常是讲一些如何治国的问题,相当于就业指导。

治理国家包括祭祀过程、贵族礼仪等等,不仅是管理生产、培训军队之类的操作,更多是组织上的,教会弟子如何从零开始组织一场全国活动。

弟子如果熟悉这些规范,在任何国家都能找到工作,做司仪、做大臣都没问题。

孔子小时候没钱放过牛、做过杂役,但他从小就对婚丧嫁娶的礼仪有兴趣,长大一些就开始在鲁国学习礼仪,期间还做过官,学了很多知识,很快他就广收徒弟,之后就是他提出了克己复礼天下太平的理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