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可千万要记得造反啊!
半月后,泰正帝终于下达国书,北越复国,封三岁“陈氏王族后裔”为新王,黎利为宰相,辅佐新王。
黎利独子黎元龙留在燕京国子监“深造”。二十多年后,已经成为青壮年北越王“暴病”而亡,而且没有留下子嗣,黎利死后,其子黎元龙终于回国,带着大燕国册封国书名正言顺成为北越国王,由此开创了黎氏王朝,黎元龙推行儒学,设立国子监,照搬大燕国建立了山寨版本内阁六部等政治体系,之后除了一次小规模战争外,一直保持着和平,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几乎在北越复国国书下达同时,宁园也接到了两个圣旨。
其一是晋级爵位,封许三郎为顺平公,举家迁往西南,世代镇守于此。
其二是给顺平公世子许子龙赐婚,与衍圣公孔十娘结为夫妻。
另外,皇室还“热情邀请“顺平公府二公子许子风入宫做皇子伴读。
说是伴读,其实也就是某种形式上人质,和黎元龙在国子监读书差不多,皇家做事,向来都留有后手。
听到旨意之后,睡莲心像是被活生生割去一块,旁人羡慕她贵为国公夫人,将来在西南生活,贵妇圈中谁都要高看仰视,比起在京城要舒坦多了。
可富贵是要付出代价,这份代价甚至不容睡莲反对。人生何来圆满之说?越是在高位,缺憾就越多。汤圆般圆满人生只存在戏文小说里,人一生是弧形饺子,都有缺憾。
子风安慰母亲说:“娘,其实儿子留在燕京也好,舅舅和姨母他们都在这里呢,儿子平时在宫中学习,得空就出宫串亲戚,不寂寞,只要儿子在燕京,将来永定伯府那边爵位是跑不掉……”
到底年纪小,说到后来,子风声音越来越小,最终抱着母亲哭出了声,犹如孩提时放纵大嚎。
睡莲没有哭,抱着高大儿子低声安慰着,许三郎要说些什么,被睡莲眼色止住了:也许这是子风最后一次渲泄感情机会,就让他痛痛快快哭一场吧。
明日要进宫谢恩,睡莲书房宫灯亮了一整夜。次日,睡莲将连夜赶工画作送给皇后,说道:“臣妾此去西南,不知何时能再见,故作此画献给皇后。”
睡莲一家谢恩离宫后,皇后将画卷平铺在书案上,一旁服侍宫人说:“原来是幅山景图。”
皇后没有说话,她屏退众人,细细观赏此画到深夜,这不是普通山景图,而是皇后此生最美好时光,
画正是成都武担山暑雪轩,依稀可见四个少女饮酒谈笑,居高临下欣赏着满城三醉芙蓉花,里面有个穿着大红半臂,织金彩绣马面裙巧笑倩兮少女,只是那么一瞥,皇后就认出那正是她自己。
在名利场沉浮几十年,皇后几乎忘记了她自己也曾经有过那么清澈纯真眼神,那个时候,她还是横冲直撞,快意恩仇颜如玉,会为一丁点小事而烦恼,也会因豌豆大点胜利而开心。那时她即将离开成都去京城,她那时候以为去京城长见识是人生最快乐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