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六品承微,正七品诏训,最低是九品奉仪。
图为明朝一家人的画像,一共是七代同堂!哈哈,大家还记得舟说的俄罗斯套娃么?舟说的就是这样的,很像套娃赶脚。
大家仔细看看,里面有几个寡妇,男女分开并列,一对一对的,少了的就是寡妇或者死了老婆的
223新人不笑旧人不哭,百日酒小公主认祖
东宫二十二位为皇室开枝散叶的闺秀按照钦天监测算的吉日依次抬进宫,太子就是夜夜做新郎,也要从月初排到月底。
第一天进宫的两位位份最高的良娣,徐淮和太后娘家西北侯府宋氏,据说两顶花轿在从东宫侧门进入的时候发生了点小摩擦,都想先进宫门,魏国公府和西北侯府都塞了银子给引轿子的宫中老嬷嬷。
两个老嬷嬷争执不下,一个说宋氏年纪比徐淮大,应该先进门,另一个说册封圣旨上徐淮的名字在宋氏之前,所以徐淮的轿子应该先进宫门。
最后因担心误了吉日,两个老嬷嬷各退一步,两顶花轿一左一右同时进宫门。
当天晚上,整个南京城都在猜测,连赌坊都开了盘口,堵太子会歇在谁的宫里。结果让所有人都很失望——太子哪都没去,接连三天都歇在太子妃正宫。
赌徒们很失望,不过南京妇人们倒是夸赞太子是个长情的,有新欢也没忘记旧爱,将来一定是位仁慈的君主。
睡莲心里很清楚,其实一切都是为了政治,太子为了树立形象,不得而为之罢了。
不过太子无心插柳柳成荫,两个月后,东宫传来喜讯,太子妃终于有孕。喜讯传到燕京,据说承平帝很是欢喜,连病都好了大半,赏赐了许多东西,曹贵妃和太后赏赐的东西一并装进大船,送往南京。
很快半年过去,到了盛夏七月,睡莲挺着八个月大的肚子,热的恨不得终日泡在水里,可惜这会子却不能用冰,只得从熙园搬出来,移居在南京老山的避暑山庄里。
感觉身边有个温暖的小动物在蠕动,睡莲睁开眼睛,借着窗外晨曦的微光,见许三郎不知什么回来了,正用小毯子裹住酣睡的小子龙,把他抱到东厢的卧房去。
盛夏的山庄,在凌晨时也是有些冷的,睡莲裹着薄被,顺势往床里头一滚,给许三郎让出地方来,许三郎挺尸似的往床上一倒,不到三秒就打起呼噜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