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三代”的女儿中,就数杨紫丹的母亲运气最好,嫁得最好。她十四岁定亲时,未婚夫只是襄阳侯府的旁支的嫡子。
一年后,襄阳侯府世子去郊外骑马打猎时坠马而亡,而侯府又没有其他嫡子或者庶子继承,最后襄阳侯将马氏的未婚夫过继到自己名下,以延续香火,还请封了世子。
所以当马氏嫁到侯府时,摇身一变成了世子夫人!
老侯爷没几年就撒手人寰,世子承袭爵位,成了襄阳侯,马氏也随之坐上了襄阳侯夫人的位置。
可纵使如此,“盐三代”的身份终究是抹不去的,古人讲究“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连大燕国太祖爷在登基之前,也要篡改家谱,否认自己做小本生意的商人祖先,改认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燕简公姬载为祖宗,而且采用铁血手段,将所有质疑之人全部铲除。
襄阳侯夫人当然不可能有太祖爷堵住天下人之口的手段和能耐,所以自己出身盐商家族的事情京城皆知,不过是看在她一品诰命的面子上,假装不知,或者在其面前避讳谈“盐”字而已。
可是人们忌讳襄阳侯夫人,安顺伯府和永顺伯府高傲的小姐们却看不惯杨紫丹首先出言讽刺她们的祖先是蒙古人,所以薛贤和薛惠姐妹唱了一处双簧,讽刺杨紫丹是个“花簇簇,里头空”的“盐四代”!
“你这个鹅头哦。”薛贤伸出纤纤玉指,轻轻往薛惠额头上一点——“鹅头”是苏州土话,意思是没有见识的乡下人。永顺伯夫人出身苏州书香名门,苏州人将乡下人比作等着人宰割、压榨,伸长脖子的笨鹅。
两姐妹受母亲影响颇深,都说一口绵软的苏州官话,薛贤的声音软糯,就像掺了蜂蜜的美酒,但是话里有种说不出的嘲讽和尖刻,薛贤道:
“傻妹妹,盐比沙子、水要贵许多倍,那些见利忘义的商人那里舍得用盐哦。”
薛惠一副懵懂不知的模样,视线若有若无的往杨紫丹身上一扫,道:“盐很贵么?咱家大厨房每年腌腊鱼腊肉,一买就是一车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