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后,颜老爷子去了国子监教书;魏老爷子在当地留任,成为知县。
……,当颜老爷子成为国子监祭酒时,魏老爷子早已回京,成为正三品的吏部右侍郎!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魏老爷子不愧为是榜眼,就是比探花郎强。
可世事难料,颜老爷子的国子监祭酒之位做的风生水起,桃李满天下,那些后起之秀有几个不称他为“恩师”的?即使是如今的官场,也有一半人是出自或者间接出自颜老爷子门下。
前人植树,荫泽子孙。
颜府颜大爷在扬州任两淮盐运使,以往坐在这个肥差上的官员那一个每年不被御史参个百八十回?可颜大爷的耳根清净许多,因为这些御史没有几个不是颜老爷子门生。
颜五爷更是不用说,以从四品翰林院侍讲学士的身份参与《承平大典》的修撰工作。须知《承平大典》的总编者直接由承平帝挂名!而其他几位总撰官和总校官要么是当世大儒、要么是几位尚书大人和内阁大学士,所以明眼人一瞧就明白承平帝是有多么看中这位颜五爷,将来颜五爷必定能和颜老爷子一样入内阁。
可当初那位风光的榜眼呢?魏老爷子在吏部左侍郎的位置待了六年,先是老母病逝,告假丁忧三年,而后魏老爷子告病,一身毛病时好时坏,二年后不治而亡。
魏老爷子不曾纳妾,和魏老太太一辈子琴瑟相合、举案齐眉,此生只有二个嫡子一个嫡女,应该是很美满的家庭。
可是魏家后继无人,长子才小志气也小,只希望能捧牢国子监算学博士这个并不丰盛的饭碗。
次子才大志疏,想当初是与颜五爷一起成名的才子,可惜如今只是在鸿胪寺冷灶上混饭吃,回家抱着小老婆饮酒作乐。
至于孙子辈,魏家更是无法和颜家相提并论了。魏大舅长子还算出息,而魏小舅房里的完全是只管生,不管养了,居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