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菜的话,那很容易凑够。今年不用你管了,我来做。”张勇翡自告奋勇,实际上,自从他学厨后,饭一直都是他做的。
以前有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被张忠信启发,刘玉兰也开始回忆:“我小时候,我奶奶到了二十九,大锅小锅,什么糖三角,粘火勺,包子,豆包,馒头,一锅一锅的蒸。蒸好了,都放在水缸里冻着。等过了年,亲戚窜门,到时候打麻将看小牌,大家都不愿意做饭。那会儿,就天天热这些吃的……”
换做以前,张勇翡可能早就嘟囔开了。因为,这些话,几乎年年都有,年年都说。这些事,张勇翡听了好多次了。
现在,他却听得津津有味,脑海里不自觉的就出现了儿时的记忆。
也许是人越年长,随着一些记忆淡化,需要每一年都反复提起,这样才能把那部分可能会淡忘的美好,加深印象,牢牢地刻在脑海里。
也许,许多人就是靠着这些美好的记忆,支撑着疲惫的身体,年复一年的努力,低头勇敢的活着。
也许,大家都希望,来年就能获得记忆中从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