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
ppt软件这时显示出了一首五言诗。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是一首来自前世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当然,这是翻译过来的诗。
不过,哪怕是翻译过来的白话诗,他同样充满着无比的韵味。
“这首诗粗看一眼是古体五言诗,但再细看的话,我们会发现,这完全是用白话写的。所以,我们并不能认为他是古体诗。那么,他是否属于现代诗呢?”
黄一凡自然不会说这首诗是裴多菲写的,同样他也不说这首诗是自己写的,他只是拿这首诗用来教学而已。对于此,黄一凡也没有给出答案,他即没说这是一首现代诗,也没说这不是一首现代诗。同样,黄一凡也没有再请学子们回答问题,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或者说,黄一凡拿出这一首诗并不是让大家思考,而是打开他们此前一直被局限的思维。
谁说现代诗就要像那什么说一句,控一格一样的格式?
看看这首《自由与爱情》,这是不是现代诗呢?
说完,黄一凡换了下一页ppt:“我们再来看看下一首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