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勉之却神色有些复杂,他一向以纨绔的形象示人,但实际上,他一点儿都不比同胞兄长笨。
甚至在某些地方,齐勉之比齐勤之还要聪明。
齐家败了,齐家东府尤甚!
西府上有圣人的偏爱,有清河县主和马家的扶持,只要齐谨之肯放下身段,入仕并不困难,将来振兴家业也不是白日做梦。
可东府……齐勉之摇摇头,不是他太悲观,而是事实如此。除非圣人死了,或是东府的主人立了什么不世之功,否则,未来三四十年,东府甭想出头。
圣人正值壮年,最近十几二十年内估计死不了,那么剩下的便是立功了。
可父兄没了官职,天下又太平,他们去哪儿立功?
经过一番思索,齐勉之发现,唯一有机会立功的人,竟然是他未过门的妻子——姚希若!
……
过了腊八便是年。
清河县主领着顾伽罗,又是清点下头庄子送上来的出息,又是采办年货,又是给姻亲故交送年礼,婆媳两个好一通忙碌。
顾伽罗忙得连跟齐谨之碰面的机会都没有。
夫妻两个仿佛有了默契,自齐谨之回来当天被送到东厢房安置,他便认定了东厢房,除了每日去正房做个样子给外人看,平日里他都待在东厢房。
而顾伽罗则住在正房西侧的卧房里。
夫妻两个井水不犯河水。
清河县主虽然遗憾没有看到小夫妻圆房,但他们两个能‘和平相处’,也算是个好的开端。
尤其是看到顾伽罗面对齐谨之冷嘲热讽的时候还能微笑以对,然后继续坚守妻子的本分,清河县主对顾伽罗愈发满意,也愿意手把手的教导她如何管家、如何料理人际往来。
“……梁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和卢国公府的二奶奶是堂姐妹,安成侯府的侯夫人是英国公府杨家的姑奶奶,”
清河县主拿着一本册子,细细的将京城上流社会的关系脉络讲解给顾伽罗。
齐家不是国公府了,但姻亲还在。而京城的世家望族相互联姻,细细的算起来,几大世家之间都有些七拐八绕的亲戚关系。
清河县主手中的册子,是她嫁进齐家后,花了二十多年整理、记录的各大豪门的资料。
像什么谁家与谁家有亲,什么谁家的掌家主母与谁家女眷不睦,还有什么谁家的婆母严苛、婆媳不和,什么谁家暴发新贵、家中规矩不严。以及各家女眷的生辰、红白等重大事情的日期等等等等,册子上都详细记录了下来。
毫不夸张的说,有这么一本册子,基本上就能顺利在京城上流社会行走。
而各大家族的主母手中,每人都有一本类似的册子,只是记录的侧重点不同。
顾伽罗的继母宋氏也有这样的册子,顾伽罗返回齐家前。宋氏曾经拿出来给顾伽罗翻阅。
不过。因为时间紧张,宋氏并没有将册子里东西全部都教给顾伽罗,只选取了与齐家相关的一部分内容。细细的给顾伽罗讲解清楚。
清河县主的课程便补足了这一些,单冲着这一点,顾伽罗表示,她愿意继续忍受齐谨之那些阴阳怪气的嘲讽。
“唉。吴家、马家、萧家还有你们顾家都是咱们齐家的姻亲,但齐家到底不比往昔。就是亲戚间的走动也变得有些疏远了呢。”
清河县主一页页的讲给顾伽罗,每说到一家,她都会仔细说一说这家与齐家的关系,以及家中女眷的为人和喜好。说着说着。清河县主想到了齐家的现状,忍不住叹了口气。
姻亲关系割不断,但齐家却不再是勋爵贵族。除了重大节日的一些人情往来,贵族间日常的游乐、宴集。齐家却没有资格再参与其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