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些人会奇怪,崔闻璋在演唱《光棍之歌》后,身上明明应该被打上类似‘光棍’的标签,歌手之路艰难,但事实上却并没有。想要解释这一情况,就不得不提一下舒米工作室之前疯狂炒作出的一个网红人物——‘光棍之神’慷慨赴黄泉。”
“在《光棍之歌》大火大热之际,舒米工作室花费大力气炒作出了另一个‘光棍之神’,把原本有可能贴在崔闻璋身上的标签贴在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身上,也避免了崔闻璋受到《光棍之歌》太多的负面影响……”
“先凭一首烂歌聚拢人气,然后制造网红分走不利因素,最后再以优秀的歌曲捧红自己中意的歌手,这种带动网友自发炒作的手段,堪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
“虽然不知道那位隐藏在舒米工作室的幕后高手是谁,但这种手腕,让人钦佩不已。”
“……”
笑歌的一则长评让不少人心存疑惑的人恍然大悟,尤其是那些音乐公司、音乐工作室什么的更是如此,有的人甚至已经开始打起了要以这种手段炒红自家歌手的算盘。不过,他们这些公司的市场评估师在做起了方案时,却困难丛丛——
崔闻璋的成名之路确实可以复制,但条件却极为苛刻,其他的不说,像是崔闻璋这么优秀的歌手,还有一首《单身情歌》级别的金曲就让他们集体挠墙大喊“你杀了我吧”。
更不用说,在这炒作过程中,他们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要不然就会毁掉一个优秀的歌手啊!
这其中风险太大,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划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