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府女姝

第二百三十四章,儿子不能受儿子的气(2/3)

其实这也冤枉南阳侯,殿试之乱的时候,南阳侯还是个纨绔,和此时的马得昌等人一样,那晚他正在花街里胡天胡地,听说午门杖毙许多人,小侯爷把手一挥,嘟囔道:“这事不与爷相干,拿酒来,”搂紧身边的美娇娘,先做个嘴儿再吃酒,他继续胡天胡地去了。

元添进被公主救出午门,安置在京外的集镇上,公主为了保护他,在京里的名册上,元添进已死。元老太爷又聪明的返乡后就搬家,把户籍挪往附近的新集,原本某村的元添进顿时变成新集住户元添进,这里面也有公主的保护在内,翰林权臣没倒台以前,就不可能追查到新集。

元添进已死了不是吗?

南阳侯上哪里能知道新集有一位当年殿试乱的读书人,就是汪学士名满天下,也是为云展提亲时才知道老友还在,性命无忧。

这一段也是清清楚楚,栾景调戏燕燕其实是为了营救表哥马得昌,但是马得昌推算过来推敲过去,把舅舅也恨在心底。

这个想法一旦确立,从此,舅舅为马家花多少钱,又为马家从清河侯等人那里弄来多少钱,又为马家奔波劳碌的话,马得昌一概不认,一概认为舅舅藏奸。

舅舅又出钱又出力,还能藏什么奸呢?马得昌也是读书人,只是读错了书读歪了书,也一直没有中。

他认为大奸大恶之徒,哪能一下子让自己看明白,不是有句古诗,王莽谦恭未篡时。即王莽没篡位以前,谁能看得出来他要做什么。

说不好的,舅舅是气愤外祖父器重父亲由科举出身,嫉妒给娘的嫁妆多了,表面上装着尊重外祖父而帮马家,在外人的眼里营造出好舅舅好兄长的形象,背后就暗下黑手,非弄到马家倒台方趁他心。

马得昌能想到这里,那么舅舅背后出的钱,他又没有看见,他凭什么认定是真的?

舅舅串通清河侯等人胡吹大气,应该是这样,拿马家当傻子耍呢。

把这一层一层的想歪,并且歪到通顺,马得昌也算是拿出相当的人才儿,从此出门他就不带钱,总觉得临江侯世子等人的父辈串通舅舅坑害马家,这笔账暂时算不了,先从临江侯世子等人头上收些利息也罢。

不带钱的另一个原因,是马家和往日相比,确实穷下来,马夫人守着余下的嫁妆不肯再动,她儿子还没有娶亲呢,因此家里日用骤减,马得昌的零用也骤减,如果再来上一回被京都护卫拿了,随身带多少钱都不够当场罚的。

上回马得昌带着六十两银子被罚了个精光,心疼的他把舅舅和栾景又往心底恨上一回。

临江侯世子纳闷马得昌和陈镶贵不吃花酒白等着,马得昌摊开荷包给他看,大刺刺的道:“没钱啊,你们不来谁敢点菜?”

马得昌认为这些人都欠自己的,当父亲的瞎嚷嚷为你们马家出了钱的,其实全是胡扯,成,当爹的欠的,儿子们来还。

看到马得昌这个模样,西和子爵世子陈镶贵也是同样,他也把个空荷包打开,阴阳怪气的道:“我也没钱,你们都知道的,昨儿我爹刚把一套红木百子戏的家什又卖了,他痴心的不行,还想着烦请清河侯世伯弄官职,我想拿一文也没有。”

在这里的纨绔们,除去南阳侯世子栾景、临江侯世子吴天雄几个人家里还有资产,还能维持一定门第以外,其余几家一天比一天穷,特别是西和子爵陈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