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医对我动手了

第56章 游子还乡(2/4)

正德帝在南京的时候,是沐府接驾,菌子也是在这里吃的,所以沐朝夕必须厚着脸皮去沐府蹭房子住,假装忘记了以后绝对不踏入沐府半步的誓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沐府第七代黔国公沐绍勋佩镇南将军印绶,已经去了云南掌总兵官,留下妻子黔国公夫人樊氏在南京沐王府伺候婆婆黔国公太夫人,替丈夫尽孝道。

夫妻两地分居是沐府的“传统”。因为沐家是边关大将,妻小老母留在老家,以表忠心。

沐府里还有沐绍勋的弟弟沐邵贵和夫人周氏,以及几个尚未成年婚配的弟弟妹妹。

沐府当家人,也就是沐氏家族族长沐绍勋一直不喜欢沐朝夕,觉得他抢了父亲的关爱,还企图染指黔国公的爵位,但是沐绍勋远在云南当总兵,镇守边关,目前家里支撑门庭的男人是弟弟沐邵贵。

沐邵贵收到了南京各大人物的帖子和礼物,其中就有南京守备太监张允、孝陵神宫监谷大用,魏国公、南京中军都督府都督徐鹏举以及应天府尹等等。

南京,本名是应天府,大明曾经的都城。

永乐朝时,永乐大帝迁都北平,但是应天府依然保留了锦衣卫,国子监,六部等等全套中央领导班子,以及部分驻军,且大明开国皇帝洪武帝以及马皇后的孝陵也在这里,所以应天府俗称南京——意思是南方的京城。

永乐帝的徐皇后就是魏国公徐达长女,且三个儿子都是徐皇后所生,所以永乐帝对徐家十分信任,在迁都时候,将魏国公府留在南京,命徐家世代镇守在大明的大后方。

这份信任,就像沐家世代镇守云南一样,历经一百多年,依然如此,所以历代魏国公都执掌南京总兵,是中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南京军事最高将领。

应天府尹是南京父母官,是最高行政长官。

而南京守备太监张允,是天子眼线,负责监督南京所有大小官员,直达圣听。

孝陵神宫监谷大用,负责管理和保护大明开国帝后的陵墓。

历代的南京守备太监和神宫监都是上一代皇帝的心腹太监。

张允是正德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太监里最高的官职了。也是正德帝的“老伴”,当年诛杀刘瑾,张允立过大功,也是当年唯一敢和刘瑾正面杠的太监。

谷大用曾经是西厂的厂公——当年西厂的风头压过东厂,是大明最炙手可热的特务组织。

不过,无论张允和谷大用当年多么风光,随着正德帝去世,嘉靖帝登基,从潜邸带来的太监们取代了他们的位置,他们这些“老人”被打发到南京来养老。

所有高品级的太监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就连因多次组织下西洋而声名显赫的郑和太监,也是在永乐帝去世之后,被继任的洪熙帝打发到南京当守备太监养老,远离权力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