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来,不必多礼,可是好些日子没见了。”太子道。
看见张彦瑾回到了从前的模样,他心里也松了口气,当初若不是因为他的事,张彦瑾也不会经历生死离别,对于这一点,太子心有愧疚。
原本他见张彦瑾回京之后就不曾进宫,料想是心里有芥蒂的,便只能在暗中相助,如今张彦瑾上门,着实让太子高兴。
“多谢太子,此次微臣前来,是想问太子借些东西。”
张彦瑾开门见山道,他心里着急,耽误了好几日,若是今日还没找到,他就要重新定制计划了。
“纸张?我这倒是有些。”太子让人取来了他平日练书法的白字。
“你看这个可行?”太子问道。
“这个可以,很好。”张彦瑾摸着手上的白纸,大魏的造纸水平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么薄的纸张竟然也能造出来。
张彦瑾心满意足拿到这个时代最好的纸张回去做研究。
***
“鲁师父,你看着这些能不能刻到木板上。”张彦瑾让李郢抄写了三字经和百家姓,李郢的字倒是写的不错,可以用来做模板样,大魏盛行楷体,张彦瑾想着还好不是行书,楷体棱角分明,把文章分栏刻在板子上,整齐且美观。
“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个倒是没问题,木工对这些还是熟悉的。我们现在就开始。”
张彦瑾听到鲁师父这么说,心里也放下心来,他之所以选三字经和百家姓作为首次印刷的试验,就是为了降低难度,且不说雕刻不仅需要技术,最好是对所刻字要熟悉,可这年头找到读书多的人定然是不会做木工,而做木工的能熟读诗经的定然是极少,恐怕大魏也找不出头一个。
“你们过来看,我们把纸张铺在这木板上,然后把这上面的字原样刻画到上面,然后把字镂空,就和你们平常雕花纹一般……”张彦瑾先做了个示范,这雕刻是个精细活,需要时间和耐心。
张彦瑾把众人分成两个小组,每个组各负责一本书,三字经和百家姓页数多,他预计是在三天内可以完成模板的雕刻,到时候印刷就快了。
“幸苦大家了。”张彦瑾直起了身子,他让瑞福给没人都准备好桌子和椅子,雕刻印刷第一批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