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升官日常

第114章(1/5)

刘岩时听到张彦瑾列举出的数据,一时间哑了火,虽然他饱读诗书,但也只知道一袋粮食大概五十斤,这七百六十万公斤……是多少袋粮食来着?刘大人这时候有点难以想象出来了。

“圣上,万万不可听张彦瑾乱说啊。刘大人运不来,他张彦瑾就行?也没看到他亲自上去扛水泥,怎么就比刘大人厉害到哪里去了?”这时候,高士杰也跳了出来,慷慨陈词说道。

张彦瑾本来赖得理会他,想不到现在这家伙也上来找抽。

“高大人,那你又要弹劾我什么?”张彦瑾冷着脸问道。

“哼!”高士杰也是针锋相对的冷哼一声:“张彦瑾,你刚才自己说的,二十二天花费二十三万两银子,每天就要花出去一万银子,这一万两银子能让多少老百姓丰衣足食的过上一年?就因为你一个人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银子都打了水漂!你该当何罪!”

“呵呵,一天一万两?高大人,你这种德高望重的人,怎么也能说出这种话来?”张彦瑾不屑的说道:

“原来是工部黄大人,劳烦您给高大人说说,去年宁州重修驿道,每天消耗多少银两?”

本来躲在角落里的黄修均此时有点惴惴的走了出来,战战兢兢的说道:“回圣上,回张大人,高大人,去年宁州驿道,平均每天消耗银二十万两,折合每个时辰近两万两!”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除了户部和几个重臣之外全都惊呆了。

这时候,张彦瑾再次说道:“皇上,宁州驿道虽然只修了十天,虽然不足宫抚路的时间,但是去过宁州的人就会知道,那条路连宫抚路的一成都没有。”

随后扫视群臣,继续说道:“我大魏朝堂上百官都是天下间出类拨萃的精英,像刘大人,高大人也是饱读诗书的鸿儒,可偏偏就有一点,如此有学问的人偏偏不识柴米之贵贱,不晓玉石之轻重,终日只会沉浸在四书五经之中,空谈治国,我斗胆建议,让刘大人,高大人这些鸿儒,每个月都跟随我到工地上参加劳动,也开眼看看这世界,不要在闭着眼治国了!”

张彦瑾一番话,说的刘岩时和高士杰哑口无言,脸色惨白。

皇上此时也是淡淡说道:“唉,张爱卿,刘爱卿,高爱卿,你们都是为了这江山社稷,今天就不要在争论了,不过刚才张爱卿的提议倒是不错,那朕就让两位爱卿受累,没事就去工地听从教导?”

“臣……谢皇上!”

“谢皇上!”

高士杰和刘岩时脸色灰白,讪讪的回道原地,都不在说话了。

这时候,张彦瑾又拱手说道:“万岁,今日是宫抚路落成之日,方才我看百官对着马路的作用都有所质疑,那么我想请皇上和各位同僚一起移步宫抚路,这路贵自然有贵的好处,请皇上恩准!”

皇上一早就对这路异常期待,只因为当初张彦瑾就描述过,这年头皇上出宫很随意,当下,他答应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么朕宣布,不光是文武百官,连同朕所有的皇子公主,都随朕一起去看看,这驿道司的第一个作品!”

百官听闻,集体叩拜。

“皇上圣明!”

“摆驾宫抚路!——”

“摆驾宫抚路——”

随着一声声太监的唱喏传下去,文武百官全都退到鼓楼前,静待皇驾!

……

哒哒的马蹄走在平直的宫抚路上,没有一个人不由衷发出赞叹的。

“马车走这马路,简直就像停在一处一般,根本就不觉得颠簸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