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瑾手指一转,又来到和洛阳和黄河相接之处道:“水路四通八达,可以专门在这里开设漕运,如此一来,从长安辗转到洛阳的商旅们,就可以通过漕运将自己的货物送到海外去,海外的商人来到我大魏朝经商也可以沿着水路一路快速到达洛阳,启禀皇上,这也就是为何臣要专门设置商圈的原因。”
他转过身,朝着皇上一拱手道:“再者,中州经济发展缓慢,商贸不振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想要让中州经济兴盛,必定要大肆发展商贸,一旦漕运修建好了,东西商贸完全打开,来往商人络绎不绝,这些商贸区域又怎么会无用?”
“商贸发展起来势必会引得百工兴起,届时街道两旁商铺熙熙攘攘,又哪里会留给来往的商旅,故而必须给这些商旅留出充足的地方,能让他们在此经商,做交易,如此一来,洛阳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都会,发展他真正的作用,为我大魏朝的繁荣增砖添瓦。”
张彦瑾将自己的理由娓娓道来,最后总结道:“此法便是筑巢引凤。”
“好一个筑巢引凤之法!”户部尚书陈德凝视地图半晌,一改之前对张彦瑾否定的态度,忍不住大声称赞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张彦瑾所说构想可行!”
他作为户部尚书,对朝廷的经济尤为注重,故而朝廷当中和经济相关的策略他心中都十分清楚,将河西走廊放在一边不说,自从张彦瑾下南洋回来,他就开始计算每年和南洋海外的交易会给大魏朝带来多少收益了,最后估算下来,利益是相当可观,故而皇上十分重视这一块。
陈德让一出口,再次引起了满朝文武的议论,谁都知道陈德让性子温吞,做事深谋远虑,从来不会武断行事,可他这一次却直接当堂赞赏人人否定的张彦瑾,这怎么能不让众人震惊?
陈国公、韩国公,还有刘岩时他们快速在心中琢磨张彦瑾所陈述的理由,想要在其中找出不切实际的漏洞来攻击,却发现张彦瑾的话都是有理有据,以事实为依据,根本无从反驳。
“德让何出此言?”皇上淡淡一笑,示意陈德让说下去。
陈德让已经明白了皇上这是心中也赞许了张彦瑾的做法,便开口道:“长安和洛阳以官道相连接,路途非但近,而且安全方便。若是海外商旅和西域商旅来我大魏朝,或者说是我大魏朝的商旅去海外和西域,路途都会经过洛阳,如此一来,洛阳规模扩建十分必要,更重要的是,与经济相对应的规模会加速当地商贸的发展,等到洛阳重建完成,便会和长安城形成帮衬关系,这样一来,两地经济商贸都更加繁荣发达。”
在陈述完自己的理由之后,陈德让才道:“故而臣认为张彦瑾所提构想十分有价值,会让我大魏朝的经济加速发展,以张彦瑾的构想规划洛阳城区建设十分必要。”
“虽说来往商旅频繁会带动中州上商贸,可臣认为洛阳凭借种花往出销售,并不实际,风险太大。”陈国公和韩国公一看无法从构想上打压张彦瑾了,就开始从张彦瑾提出的政策上打压张彦瑾,想要挽回一些面子来。
张彦瑾今天说得如此有理有据,还引得陈德让当朝叫好,这着实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启禀皇上,臣愿意用重金购买下臣所圈的两万亩土地。”
张彦瑾正是想要如此,他很清楚,牡丹花对于洛阳来说算什么,在后世,牡丹花不仅给洛阳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甚至还成了洛阳的标志,既然陈国公和韩国公说风险大,他就顺势买下这些土地,然后在上面种植牡丹,一想到到时候的所得的利益,张彦瑾就忍不住想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