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升官日常

第67章(1/2)

张彦瑾不假思索,当即把自己早就想好了的理由拿了出来道:“臣安置灾民,粮食不够,需要去外地卖粮,路途遥远,需要跋山涉水,无法再在朝廷任职。”

他本来就不想做这种敲钟点卯的官职,在朝里被盯着,还不如去立功,有这救命名声,日后想攻击他也得看看要不要脸。

如今又可以恰当表示一下自己被群攻的委屈,向皇上卖萌诉苦,有何不可?当下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怎么能不利用呢?没看到皇上现在这会儿心偏向他了,像个长辈一章关心他了?

“去哪里买粮?你若是想要购买,朕让人给你调过来即可。”涉及到灾民,皇上十分慷慨,他温声说道。

张彦瑾一拱手道:“启禀皇上,臣听说海外有一个地方叫占城,那里有一种高产的稻谷名叫占城稻,这种稻谷不仅高产,还早熟、耐旱,所以当地人囤积了很多粮食,臣想要去看看,若是能购买到粮食,便可以解我大魏朝的燃眉之急,还可以将占城稻这种优质稻谷的种子引进我大魏朝,让各地的粮食产量翻倍。”

“占城,在哪里?”皇上有些疑惑,他抬手对李明锐道:“把地图拿来。”

不一会儿,挂在高架上的清晰地图就被几个太监推着移到了大殿中央,这地图长有三米半,宽约两米八,大约是按照一比五的比例绘制而成,上面清晰地标记出了各地的地形,河流等经过实地勘测得出的地貌特征。

若是按照这个地图,很容易就可以模拟出沙盘。

张彦瑾望着手绘的清晰地图,心中震撼,这地图真不愧是大魏朝帝王御用的地图,果真豪华大气。

知道皇上在等着自己回答,张彦瑾也不墨迹,他大步走上前,从太监手中接过木杆,指着大魏朝南部和南洋群岛相连的地方道:“回禀皇上,臣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

占城稻便是长在南洋群岛的稻谷,这种稻谷高产、早熟、耐旱,是在宋朝的时候流入中国的,后来便在江南一代迅速推行开来,在历史记载中称: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占城在这个时候应该还是一个位于南洋群岛的小国家,名叫占婆国,有自己的国王。不过后来就被其他国家占领,成为占城,这也是占城稻这种稻谷名字由来。

这时候的占城应该还是一个经济发展缓慢,商业不发达的地方,唯一多的便是占城稻。若是他能率先到达,非但能把粮食和稻种引进大魏朝,还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岂不美哉?

大魏朝繁荣昌盛,民风开放,经常有海外的人来大魏朝,他给皇上说他听说过占城这个地方产稻谷,也不会引起皇上怀疑。

他用手中的木杆把占稻城的大致方位画出来道:“臣经过调查得知占城的大致方位就在这里,由于臣不知传言是否为真,故而臣想要亲自去看看,若是传言属实,便能大量引入粮食和稻种。”

他顿了顿又道:“若是传言所传为虚,臣也可拿着我大魏朝的商品过去交流,将我大魏朝的商品倾销到海外,形成一条商贸之路,为我大魏朝增加税收,更重要的是,臣认为,我大魏朝繁荣昌盛,皇上乃真命天子,此次出去,也可彰显我大魏朝威名,弘扬皇上威仪。”

从古至今,几乎就没有皇上不想要传播自己作为皇上的威名,以及对外未知环境的探索,毕竟扩张自己领土乃是各个皇帝的本能。

汉朝有汉武帝七次巡海,后扫平南越,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宋朝有以冬月发船,借北风之便,开辟南洋航线。

明朝更不休说,有郑和七次下西洋,造就航海史之奇迹。

“此去路途遥远,越洋跨海,未知危险众多,你当真愿意冒险?”不得不说,皇上当真没有想到张彦瑾会提出要出大魏领土,带人航海去海外未知之地。

他默默审视着张彦瑾,这是他印象中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张彦瑾吗?哪个纨绔子弟会愿意做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他心中渐渐萌生出了赞赏之意,或许张彦瑾并非好吃懒做之徒,只是没有遇到他想要做之事罢了,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把这样一个志在四方的人困在朝廷中做官呢?

更何况张彦瑾在工部做员外郎该做的也做的差不多了,最近听说都只是敲钟点卯罢了。

“臣愿意身先士卒,为皇上,为大魏朝开辟新的商贸道路!”张彦瑾信誓旦旦道。并非是张彦瑾想要给宣扬大魏朝国威,为朝廷效忠,他更看中的是里面可以获取的财富,以及可以借这个机会摆脱掉在朝廷的官职。

更重要的是,从大魏朝的南边去占城,来回也不过六百多公里,危险极低,更重要的是,和欧洲船队横穿大西洋相比,他去占稻城属于近海航行,一路上有很多港口,不用担心补给和坏血病。

皇上沉吟一番,忽然道:“你伯父知道你想要远航南洋吗?”

尽管张彦瑾乃是朝廷官员,要服从皇上命令,可是张仲谦乃是开国王公,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皇上知道张仲谦十分疼爱张彦瑾这个侄子,不然也不会在张彦瑾闯下了那么多祸事,他却一直包庇,甚至总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了。

一起同过窗,不如一起扛过枪。

张仲谦对于皇上而言是朝臣更是共同作战过的兄弟,尤其是他时不时回想起那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时,他更是心生感慨。

他乃九五之尊,他可以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但是对于张仲谦,他不能不顾及。

“皇上请放心,臣伯父在臣幼时,便教诲臣要有报效朝廷的鸿鹄之志,臣此番请求乃是报效朝廷,效忠皇上之举,伯父闻言定然会同意,再者臣若去,定然会谨慎小心,保全自己,载粮而归。”张彦瑾拱手再次请求。

皇上沉默半晌才道:“生子当如张彦瑾!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胆气,朕敕封你为南洋都督,正四品!航行准备物资若有需要,皆可禀告给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