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皆大欢喜的局面,所以大家也准备动身皆大欢喜的重回京都。
但老太爷有些并不放心,打算再多住两个月,每日都要听下人回禀玉青如何如何,又长高了,饭量很大诸如此类才倍觉宽慰。
两个月过后下人又来回禀,玉青活泼可爱,很快就融入马群,那些马儿非但没有欺生,反而格外喜爱它,有几匹小母马终日围着它打转,听得鲁国公心花怒放。
那些个小战马原是高傲不可一世,很难有看顺眼的公马,可见这位玉青也算是马中的美男子了,只可惜还没长大。
庄良珍确实不疾不徐,每日安心在竹汀院下棋品茗,过的惬意而安然。闲暇时还会教春露和慕桃一些驯养战马的小技巧,这两个丫头学的也很是投入。
将来良氏不再一家独大,掌握了这样知识的她们便是天家千金难求的人才,也算是庄良珍感谢她们不离不弃的一份心意。
当然,她也并非是没有原则的教授,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机缘,这两个小丫头有灵性和悟性,习得曾祖父的技艺也算是造福大齐百姓,若是换成个呆板迟钝的,庄良珍自会许些金银打发,并不会花这些功夫栽培了。
现在,她就是想着让配得上的人习得马经。
这段时日京都双阙街那边,黎至谦的第一个孩子终于降生,是个男孩,面容清秀,瘦是瘦了点,胃口却极好,香姨娘疼爱的紧,连ru母也舍不得用,每日里都是自行看护,只让下人和婆子打下手。
出于母亲的本能,她不遗余力的与自己的孩子亲近培养感情,唯恐被人分去一分一毫,只因这孩子从降生这一刻起便关系着她此生从今以后的荣华富贵。
良婷安从来没有与她相争之心,从前对她好不过是念在黎至谦的面上,现在便断了与她来往,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了孩子,黎至谦连续高兴了好几日,话也变得多起来。
年近三十五的人,又是家中嫡长子,这些年他过的也很是不容易,黎家总不能因他绝了后,是以他很渴望孩子,只要一个便好,此生足矣,多的他也不敢去想。
这一日,他见树梢腊梅芬芳,动容之余伸手折了一枝,不知不觉便走至了良婷安的小画轩,轩中温暖如春,还温了一壶甜酒,她坐在案前吃赤豆糕。
甚少见她贪食,又是这般好胃口,黎至谦笑了笑,亲自将腊梅放入那甜白瓷花觚中,转而来到她身畔落座。
“好吃吗?”他笑着擦了擦她嘴角的糕点碎屑。
良婷安抿唇一笑,但觉羞涩:“今日不知怎么了,忽然想起从前我娘做的豆沙包儿,可巧厨房又做了这样的点心,一时贪恋,忍不住多吃了几个,倒让你笑话了。”
“不是笑话。”黎至谦含笑道,“我倒觉得你这般好胃口是极好的事,平时吃太少了,像小麻雀一样,你又不吃荤,我只怕你太瘦了身体吃不消。”
“你也尝一个吧,里面加了牛ru和白绵糖,分量刚刚好,不腻人却又松软香甜。”她捏了一枚送入他口中。
黎至谦顺着她指尖咬了口,许是动作过大,唇齿刮擦了一下,她笑着要缩回去,却被他握住,就着那莹莹白白的玉葱尖儿,将那深红色的糕点一点一点的吃下,心中已是密如鼓点般作响,面上却是一派虔诚而认真。
大约是有些后悔方才的轻率,良婷安粉腮早已飞了两团红云,进退不得,好不容易待他吃完,连忙将玉葱尖儿缩回袖中。
黎至谦拿起搁置盘中叠的方方正正的湿帕子,轻轻擦拭嘴角,这才抬眸看向她,忽然道:“婷安,这几日我特别开心,因为我有孩子了。”
“恭喜你,这确实是大好的喜事。”她道。
“有了孩子我总算能对黎家有个交代,也不用再觉得愧对于谁,从此以后便能安心守着你了。”他怔怔望着她,“孩子大一些之后,我便将他放在父亲那里教养,平日里也会严加管教,至于香姨娘,只要她安分守己,姨娘的位置便是她的,不会有人少她一分一毫好处。若她不愿独守空房,我也可还她卖身契再予她一大笔银钱,自此我们黎家的一切便与她没有关系。”
良婷安心口一缩,忙移开双眸,不懂他为何要对自己说这些。
黎至谦握紧她的手,似是心口挤压了无数的话语,不吐不快一般:“这些年,我也是被你传染了,看淡许多东西,唯有你……我是淡不了的,我知道你是太子的人,也不敢拿一家老小的性命与未来的储君抢女人,我只想做好黎至谦,好好疼爱你,只是守着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