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尽欢

第4章 .13| (3)(1/2)

:“赵公公这么晚来找您有什么事啊?”

“是欣荣让他来给我送了些玉露膏来。”她将桌上的药瓶子递给金玉,面露几分疲态,撑着额吩咐,“将东西收起来,我有乏了。”

金玉将玉露膏收好后过来扶她,托了她的手臂,小心翼翼避开伤处往里间走,道:“乏了就歇下吧,殿下,您明儿一大早还得去慈宁宫见老祖宗,精神头儿可得养足了。”

*******

雨后初晴,天清气朗,霞光照亮白云千丛,洋洋洒洒在重楼高瓦上铺陈开。枝头柳梢还凝着雨珠,跟太阳底下一照,不消片刻便没了踪迹。

梳妆妥帖后约莫辰时,阿九扶了金玉的手从宫门口出来,钰浅早命人备好了车辇外头等候,辇前立侍的宫人见了她,纷纷躬身拜礼,复打起帘子伺候她入辇。

撤了杌子,钰浅复撩起窗帘看向她,沉声道:“殿下,您头回去跟老祖宗请安,奴婢有些话要告诉你。”

她眸光一动,道:“你说。”

钰浅朝四下望一眼,这才凑上去压低了声音道:“合宫里都知道,老祖宗不喜欢良妃娘娘,您是良妃娘娘的亲闺女,难保不受牵累——殿下,奴婢就是想提醒您,谨言慎行,千万别惹热太后不爽心。”

不喜欢良妃?阿九有些诧异,却也没有深问,只是点点头说好,“我知道怎么做,你放心。”

万岁爷的两个孩子都不算出类拔萃,倒是难得这位帝姬生了副玲珑心肠。钰浅颔首,这才将窗帘子放了下来,侧目吩咐驾辕的内监,道:“去慈宁宫。”

金玉瘪了瘪嘴,不甚情愿地朝钰浅走近几步,压低了声音道:“姑姑,你跟殿下神神秘秘的,说了些什么啊?”

钰浅侧目看了她一眼,面上没什么表情,道:“若我没记错,你是相爷送入宫伺候殿下的吧,不该打听的东西就别打听,难道这个规矩你不明白?”

金玉一愣,登时不高兴地别过脸,口里咕哝着:“只是问问而已嘛,这么凶做什么?”

钰浅朝她一睨,言语间带着几丝讽刺的意味,道:“真不明白大人怎么会让你在殿下身边伺候,除了给殿下添麻烦,根本一无是处。”

“……”这女人说话也忒过分了吧!金玉气得一滞,口里“你”了好几声也没挤出半句话,最后愤愤地甩了甩袖子,“姑姑怎么这样说话,我哪里一无是处了?”

两个姑娘争执不下,不知不觉却已经到了慈宁宫门口。金玉不再搭理钰浅,哼了声儿便兀自过去打帘子伺候阿九下辇。

晨间的微风拂过衣裙,她立在朱红的宫门前稍稍顿足,定定心神,复又提步上前。到了宫门前有宫人过来请安,复入内传话。阿九立在原地等了会子,见远处景泰门那方徐徐走来一行人,日光下她微微眯眼去看,却见最前头的少年锦衣华服,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背着手洋洋地踱过来,清秀俊朗,很是眼熟。

阿九蹙眉一阵回忆,脸色登时沉了下去——她当是谁,原来是曾经在相府里灌她罗浮春的大皇子。

显然的,那头皇子也瞧见了她。元成挑高了眉,面上露出几分惊喜的神态,连忙紧着步子上前拦住她去路,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一遭,讶然道:“是你?你不是老师府上的丫鬟么,怎么进宫了?”

这话一出,一众宫人都有几分尴尬,元成身边儿随侍的太监连忙凑过来,朝他压低了声音附耳道:“殿下,这是欣和帝姬,前儿才被相爷找着给送回来呢!”

元成错愕至极,只觉像记闷棍打在脑门儿上似的,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定定瞧着她不可置信道:“你是我姐?”

阿九懒得和他多说,只是微微颔首,是时那名进去传话的嬷嬷已经出来了,伸手一比恭敬道:“殿下随奴婢来。”

“有劳嬷嬷。”她含笑一点头,步子微动绕过元成朝里头去了。

皇子怔忡,看着她的背影半晌回不过神儿。这玩笑可开大了,惦念这么久的丫头居然是他亲姐姐,他还轻薄过她,真是混账!岂不是要天打五雷轰遭天谴么!

元成悔不当初,正懊恼得厉害,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面往回走一面问身旁的太监,道:“对了,听说老师今儿一大早就进宫了?”

小尹子应个是,朝慈宁宫那方抬了抬下颔,道:“就在里头给老祖宗誊经书呢。”

31||||家

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宽广空地,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慈宁门位于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当中五间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四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四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开垂花门,以通后院。

前头有宫人引路,阿九提了裙摆跟在后面徐徐而行,跨过门槛,隐约听见里头有人说话,模糊不甚真切。她心头感到古怪,这大清早的,太后宫里难道还有别人?

如是一想,不由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嬷嬷,老祖宗宫里还有旁人么?”

“回殿下,”秦嬷嬷回过头来朝她勾起个笑容,恭谨道:“今儿是浴佛节,历来四月初八相爷都会入宫替老祖宗誊抄经书。”

听见里头的人是谢景臣,阿九在那一瞬间居然生出了掉头就走的念头。然而也只是想想罢了,人都到了慈宁宫大门口,再想打道回府是不能够的。不过倒是很新鲜,她歪了歪头,难怪他总是念珠不离手,原来也是个吃斋念佛的主。还会入宫给太后誊抄经书,还很虔诚嘛。

她想了想,又道:“每年都如此么?”

秦嬷嬷脸上挂着丝慈霭的笑容,“有四个年头了。老祖宗眼睛不大好,经书上的梵文字儿又小又密,只能请人代笔。为着这茬儿,大家选了好些字迹清秀的宫人嫔妃,可老祖宗都不可意,最后没个奈何,只能找上谢相。”嬷嬷说着稍稍一停,右手往前一托,躬身道:“老祖宗就在里头,帝姬请。”

阿九进了殿门,抬眼一望便瞧见了坐在上首的太后,微合着眸子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是在打坐念经,因连忙垂了眸子朝她恭恭敬敬地跪拜,道:“欣和给老祖宗请安。”

听见声音,葛太后掀起眼帘朝地上的人看了眼,唇角往两旁一牵勾起丝笑容,温声道:“欣和来了啊,地上凉,赶紧起来吧。”

她应个谢,这才缓缓从地上站了起来,微垂着眸子立在原处。葛太后笑容可掬,收起念珠朝她伸手,柔声道:“来,丫头,到老祖宗这儿来。”

这话一出,听得阿九心下皱眉。来慈宁宫前,钰浅分明说过太后不待见良妃,照理说不该对自己这样和蔼可亲。那丫头在紫禁城里的时日不短了,应当所言不假,这可着实有些奇怪了。

侧目一觑,太后正笑盈盈地看着自己,两只手还悬在半空,指上的玳瑁镂空护甲似乎能反光。这个节骨眼儿上,似乎也没得她选择的余地了。阿九定定神,暗自呼出一口气,堆起满面的笑容走上前。

葛太后两手拉着她将人带到跟前儿,瞧见她右手的绷布时皱了皱眉,惊讶道:“这手怎么了?”

“回太后,”阿九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日渐精进,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胡诌,道:“昨儿欣和不慎打碎了宫里的花瓶儿,被碎片给割了道口子。”

太后眉头皱得更紧,呵责道:“怎么这样不小心呢。来,让哀家好好看看。”说着眸子在她面上细细打量,眼底透出几分满意的神态来,赞叹道:“瞧瞧这如花似玉的脸蛋儿,长得可真美。”

被人这么直勾勾地盯着瞧,阿九有些不自在,太后含笑端详她半晌,又换上副疑惑的口吻,道,“不过倒是奇怪了,这孩子怎么既不像你皇父,也不像你母妃呢?”

此言一出,偌大的正殿中霎时鸦雀无声。

阿九眸光微闪,背上的冷汗涔涔冒出来,几乎将身上的小衫打湿。葛太后不像个简单的人物,心思也难以揣摩,她说这话,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若是有意……莫非自己有什么破绽让她看出来了么?

她这厢正惶惶然,立时在旁边的一个嬷嬷却笑嘻嘻地开了口,朝太后道:“老祖宗,常言道隔代亲么,照奴婢说啊,帝姬生得这样貌美,倒是同您年轻时候有几分相像,这不是随了您么?”

听了这话,葛太后面上的笑容绽的更盛,将阿九拉着在自个儿身边坐下,柔声道:“不说还不觉得,经成嬷嬷这么一提,哀家也觉得真有几分像。”她边说边捉了阿九带伤的右手放在掌心察看,换上副心疼的口吻,道:“多漂亮的一双手,这要是留了疤可怎么办。”

阿九便道:“老祖宗不必担心。昨儿长姐听说我手受了伤,特意让赵公公送了玉露膏到碎华轩。”

“你和你姐姐十几年没见过面,哀家原还担心你们生分,如今看来倒是多虑了,到底是同根生的亲姐妹。”葛太后笑道,指尖不经意滑过阿九的手腕,眼中登时滑过一丝惊诧,似乎是不可置信,又探手在她的脉搏上抚了抚,不由半眯了眸子--

谢景臣送入宫的假帝姬,居然是金蝎蛊的宿主,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阿九被捉了手腕,想挣又不敢挣,只好忐忑地望着太后。太后那厢沉默半晌,面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看得阿九心头发憷,未几,葛太后仿佛是觉察到了自己失态,连忙松开握着阿九的手,望着她缓缓道:“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回去吧。”

闻听此言,阿九霎时如蒙大赦,连忙退后几步朝太后福身,道,“老祖宗保重凤体,欣和告退。”

见太后颔首,她方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到了宫门口一个转身,步子有些急,然而未想到外头有人,一股清冽的暗香迎面而来,她始料未及,居然就那么直不愣吞地撞了上去。

宫门外的人教她撞得一个踉跄,她朝后退几步,定睛去看,只见是个眉目似画的人,颀长挺拔的身形,着银色曳撒,手中握枝紫毫,她看清了当即一愣:“谢大人?”

是了,方才秦嬷嬷不是说过了么,他也在慈宁宫,只是方才进来没瞧见,之后又一门心思应付太后,居然将这尊佛给忘在脑后了!

谢景臣站定了身子冷眼看她,未几复对掖了双手朝她施一礼,“臣参见公主。”

“大人不必多礼……”她埋着头低低道,左手往上一抬,几乎是下意识地抚了抚颈项,回忆刹那间潮水似的涌上来,搅得一张小脸红白交加。阿九稳稳心神,不想同他多待,因不待他开口便绕过他往外头走。

然而步子还没迈开,背后就传来个声音,清寒入骨:“今日是浴佛节,太后眼睛不好,得让人帮着誊梵文,殿下亏欠了十五年的孝道,眼下正是补偿的时候。”

这话听得人云里雾里,阿九皱了眉头一番琢磨,隐约明白过来——这人是在暗示自己去给太后抄经书挣表现?

她回过身朝他看,将包得跟粽子似的右手抬了抬,道:“大人所言甚是,可我伤在右手上,没法儿握笔也没法儿写字。”

谢景臣却满脸的不以为意,哦了一声道:“尽孝道的法子多得很,没人说殿下非得亲自执笔。”

阿九感到不解,歪了歪头问他:“不执笔我能干什么?”

“殿下能干的事多了去了,比方说——”他面无表情,那副清傲的风骨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正色道,“替臣砚墨。”

她几乎要以为是自己耳朵出了什么毛病,站直了身子目瞪口呆地望着那人,心道你高高在上的一个丞相,身边连个磨墨的人没有么?再不济,偌大的慈宁宫多得是人由他使唤,怎么也犯不着让她动手吧?因蹙眉:“大人缺个研墨的么?”

他睨她一眼,并不回答,只是没什么表情地反问:“殿下觉得替臣研墨委屈您?”

“没有啊……”阿九听得一愣,常言道高世之才不为良医当为良相,她一个假公主替堂堂谢大人研墨,有什么可委屈的?只是她实在不想同他待在一起,毕竟前车之鉴就赤条条地摆在她脖子上,他的病发起来没个准数,要是在慈宁宫里闹出什么动静,那简直不堪设想!而且为什么非得要她去研墨?难道又打着算盘想再欺负她一次么?

想起前几回的事,阿九有些窝火,琢磨来琢磨去仍旧决定拒绝。这人一犯病根本没法儿控制,他一直以来都是她的衣食父母,那就不能表露不满,所以只能拐着弯地提醒。可像他这样的大人物,说得露骨了难免伤人面子,怎么办呢?

她觉得伤脑筋,思忖了好阵儿才清了清嗓子,拿一副很恳切的目光看他,伸出根细细的食指指着自己,暗示道:“谢大人,你跟我在一个屋子里待着,不该觉得……浑身不舒坦么?”

这回换谢景臣疑惑地看她,“为什么不舒坦?”

阿九皱紧了眉头,这算明知故问还是装傻充愣?为什么?这还用说么?她左右张望一眼,这才压低了嗓子朝他恭恭敬敬说:“大人高洁,因为金蝎蛊却总免不得对我动手动脚,这样忍着不是很辛苦么?”

忍着辛苦?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确实是辛苦。他微挑眉,看她的目光明灭:“殿下到底想说什么?忍着辛苦,所以该如何?”

该如何……阿九很想扶额,这么个运筹帷幄执掌天下的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开窍?既然待在一处免不了出岔子,那就能避则避啊,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么?她不自在地伸手将领子往上扯,张口道:“忍着那么痛苦,那就……”

话音未落,他便朝她走近了一步。高大挺拔的身形带来股浓烈的压迫,阿九吓了一跳,出于本能地朝后退,仰起脖子看他,目光中霎时写满戒备。

那双冷冽的眼半眯起,谢景臣接过她的话往下说,“殿下说的不错,臣忍着确实不好受,不如……”

是时一阵脚步声响起,他话音戛然而止,侧目去望,却见徽音左门那头却缓缓走来了一行人,领头的妇人着真红大衫,戴飞凤冠,雍容华贵美丽端庄。

谢景臣对掖了双手朝后退开,阿九悬着的心落回肚了几分,抚着心口循脚步声瞧过去,却见皇后已经走近了,连忙福了身子行礼。

左右搀着皇后款款而来,岑婉微皱了眉头朝两人看一眼,心中疑窦丛生,拂拂袖子请他们起身,目光落在谢景臣身上,笑道:“大人又来替老祖宗誊经书?”

他垂着头应个是,皇后便携着丝笑容点头,“这门差事老祖宗从不交给旁人,谢相的墨宝,便是王逸少在世也要叹为观止。”

“皇后娘娘谬赞,”他面色淡漠,沉声道:“臣不过是承蒙老祖宗抬爱罢了。”

“大人太谦逊了。”岑婉道,眸光一转看向阿九,疑惑道:“帝姬怎么在这儿?”

阿九张嘴正要说话,孰料有人先她一步开了口,说:“回娘娘,帝姬恭孝,请愿与臣一道替太后誊经文,聊表心意。”

她错愕地睁大眼,一脸不可置信地转头瞪他——自己何时请愿了?这人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着实堪称一流,当着皇后的面儿也能将谎话编得有鼻子有眼,果然令她望尘莫及!

“原来如此,”皇后略惊讶,哦了一声又去打量阿九,道:“欣和,果真如大人说的那样么?”

“……”这样的境况,还容得了她说不是么?他这是要赶鸭子上架,压根儿没给她留退路!阿九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颔首,挤出个笑道:“今日是浴佛节,誊写经书也是积福报么。”

之前还说是个好拿捏的,如今倒好,手都伸到慈宁宫来了,果然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闺女,半分大意不得!岑皇后心下不悦,面上却一丝不显,含笑朝阿九不住地颔首说好,赞许道:“难得帝姬有这份儿孝心,”说着拂手道:“得了,大人带帝姬去大佛堂吧,本宫进去陪老祖宗说说话儿。”

谢景臣揖手称是,直起身朝后院儿伸手,下颔微微一抬,朝她面无表情道:“殿下随臣来。”

来,来个鬼!阿九的火气一簇接一簇地往上拱,暗道这人不仅居心叵测一肚子坏水,根本还是个疯子!她在心头暗骂几句,当着皇后的面又只能强颜欢笑,柔顺道:“欣和告退。”这才跟着那人直直往佛堂走。

慈宁宫是历代太后太妃的居所,从光十年时,凉广帝体恤年迈的嫔妃出行不便,特意修筑了慈宁内花园。初夏时节,后院中自有千树万花争奇斗艳,红紫粉白,美不胜收。蝉鸣阵阵,莺声鸟语。

谢景臣在前头徐行,一路穿柳拂花不再搭理她,阿九则拉着脸子跟在后头细细思索。真是莫名其妙,平白无故的让她留下来研墨,如他这样阴险狡猾的性子,该不是别有图谋吧?她被这个念头惊了惊,转念又强自安抚自己,这里好歹也是慈宁宫,太后眼皮子底下,四处都是宫人,他权势再大,总不至于只手遮天在这儿对她胡来吧!

然而阿九的算盘到底还是打错了。

偌大的慈宁宫,如今只有东间住着一个太后,越往西行,人烟便越少,大佛堂是西间的寝殿,平日里除了神宫监里洒扫的太监,几乎没什么人往来。

阿九后知后觉,恍然大悟时人已经到了佛堂的正门口儿。三尊大佛像劈头盖脸砸进眼里,宝相庄严,香案上奉了月荐和香蜡,青烟袅袅,肃穆辉煌。

她暗自咽了口唾沫,心头的惶惶不安稍稍褪去几分。这样清净的佛家圣地,足以净化人的六根了,在佛堂里,干的事情还是誊抄经书,他该不会再胡作非为了吧……

正惴惴地左顾右盼,前方的谢景臣回过了身,睨着她淡淡道:“进去吧。”

阿九抿抿唇,也没说话,只是提了裙摆去跨门槛,他看了一眼便伸手将她拦下来:“入佛堂拜山门,女子当迈右脚。”

进个佛堂都这么讲究,算是长见识了。她没什么表情,只哦了一声复换了右脚迈进去,回身去看,只见谢景臣跟在后头进了殿,径自到香案前捻起三炷香举到烛芯上点燃,贴着眉心一拜,这才插|进了香灰炉。

阿九双手交叠着搓了搓,略思忖,也依葫芦画瓢上前敬神。点完香扑扑手,抬眼一觑,却见他已经在边儿上的桌案前坐下了,白玉似的指间托紫毫,垂着眸子眼也不抬道:“过来。”

她狐疑地皱眉,看这架势,果然真的只是誊抄经书让她来研磨,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阿九放下心来,因上前几步,立在案前专心致志地磨墨,忽然眼风一扫,见他肩头落着个什么东西,定睛一看,竟然是只枯叶似的蝴蝶。

她一愣,屏息凝神,小心翼翼俯身察看,熟料他忽然抬首,她的唇便不偏不倚印上了他的眉心。

32|发|表

阿九的眸子错愕地睁大,下一瞬立即直起身朝后退了两步,红潮以排山倒海之势漫到了耳根,捂着嘴,以一种欲言又止的可怜神情瞪着谢景臣。

唇碰过他的眉心,上头的温度灼烈得惊人,抵在指尖,像是能烧起一簇火来。

佛堂之中淡烟清浅,窗外枝头停着几只子规,声声啼鸣将人的心搅成一团乱麻。她一脸震惊,胸腔里头锣鼓喧天,敲得她头昏眼花两耳嗡鸣,定定看案前的人,他眼中的昙花一现的诧异已经消失无踪,那双眼睛里意味不明,执了紫毫面无表情地同她对视。

完了,这可怎么办?她只是想俯身去看蝴蝶,竟然直愣愣亲了他一口……阿九挫败地叹口气,起先还怀疑谢景臣意图不轨,孰料自己倒先当了登徒子!

人这时候,越慌张脑子越乱,阿九同谢景臣大眼瞪小眼,张嘴想解释,却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半个字。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反观他呢,好整以暇淡定若斯,居然是一副等着看笑话的架势!

阿九咬咬唇,吐纳了一口气,以诚恳的目光看他,解释道:“其实……其实我不是故意的。”

闻言,谢景臣只是斜着眸子瞥她一眼,旋即又垂了眸子继续誊经文,淡淡说了两个字:“是么?”

“是啊!”他这神态,显然是不相信自己,该不会是觉得她在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吧?阿九急了,上前两步冲口而出道:“难道我还会故意亲你么?”

这话颇有几分欲盖弥彰的意味。问出口,令谢景臣手上的动作一顿。窗格子外倾泻入道道金光,他执笔的五指漂亮得像玉竹,眼皮子微抬看她一眼,薄唇微启:“殿下知道什么叫越描越黑么?”

越描越黑?阿九登时一愣,几乎想指天发誓了,忙道:“不是这样的,方才大人肩头落了只蝴蝶,我不过是俯身去看,谁料到你会突然抬起头来……”

谢景臣挑了眉,听这丫头的意思,怎么倒像是说他自作自受?他撂下笔,起身朝她走近几步,侧目往肩头一觑,勾起个寡淡的笑:“蝴蝶臣没见着,倒是殿下方才说什么忍得辛苦,原来是这么回事。”

“……”

什么是百口莫辩,今儿可算是见识了。阿九皱眉,这人已经认定了自己是故意为之,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哑巴吃黄连,有苦没处说!最可气的是他这副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认真想想,他对她动手动脚的次数还少了么?怎么每回都是他占理,根本就是仗势欺人,吃亏的分明是她好不好!

她心中烦闷,垂头丧气地拿脚尖在地上画圈,余光朝谢景臣一睨,居然瞥见他眉间蹙着朱砂似的一点。她一怔,定睛细望,只见他眉心的位置果然凝着一抹淡淡的猩红,眼风流转时似能牵扯出一江的风花雪月,冶艳得惊心动魄--是她唇上的胭脂!

阿九想发笑却又不敢笑,只能硬生生憋住,使得脸上的神情变得格外怪诞。

先帝在位的时候宠爱婉妃,曾亲手为她点桃花妆于眉心,风雅情事传为一时佳话,连带着桃花妆也盛行过好长段时日。谢景臣五官极精致,如今眉间一点红,乍看还真有几分倾国美人的风流韵味。

她觉得滑稽,眼也不眨地盯着他瞧,他被看得不高兴了,皱眉乜她:“有什么好看的?”

阿九没打算告诉他,因只装模作样地干咳了两声,头转到一边去抿嘴笑,似乎心情大好,口里自言自语地嘀咕:“简直太好看了。”

谢丞相平日里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饲爪牙驭虎狼,该是时候吃吃瘪了。一个大男人顶着点胭脂见人,还是他这样的身份,还真是想想都有趣!

阿九侧首,嘴角挂着盈盈一抹浅笑,淡雅清新,像山间一股舒朗的风,能吹起片片涟漪。她的笑容映入眼中,没由来地使人心神微漾,他唇畔噙着一丝笑,很快收回落在她脸上的目光,旋身坐回桌案前,瞥她一眼,又看了看墨台。

阿九不愧是相府的丫鬟出身,转眼便明白他在示意什么,因走到桌案前继续重操旧业。右手带着伤,只能拿左手使力,她小心翼翼将墨锭立在砚台里徐徐地磨,一面拿眼瞧他誊在宣纸上的佛经。

太后宫里的佛经都是拿梵文写的,她不认得梵文,努力了半天一个字也没看懂,不由感到无趣,视线一转看向谢景臣,他垂着眼写字,窗外的日光照亮他白璧无瑕的半边脸,高挺的鼻梁在眼窝处有轻微地起伏,却并不违和,像连绵的山峦。

阿九眨了眨眼,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正思忖着,那头的人抬起眼来看向她,面色淡漠如水,沉声问:“殿下对臣很感兴趣?”

她被呛了呛,目光望向他,满脸的不可置信,不明白这个向来清高倨傲的人怎么会说出这样惊世骇俗的话,偏偏还用这样正儿八经的口吻!她有些不能理解,暗道这人今儿是不是哪根筋搭错了,怎么样样不按常理出牌?只好皱了眉反问回去:“大人怎么这样说呢?”

谢景臣并不急着回答,瞥了眼一旁的椅子让她坐,随后便在她面上细细端详起来。

阿九僵着身子任他打量,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了,道:“大人总盯着我看做什么?”边说边拿手背蹭了蹭面颊,狐疑道:“我脸上有脏东西么?”

他一哂,眉间朱红晃得人眼花缭乱,忽然倾身朝前,向她欺近几分,淡淡的暗香霎时由寡及浓,分明是清冽的气味,这时却烈得像酒。

阿九没料到他会突然靠近,只觉呼吸都一错,身子不自觉地往后仰。

“别动。”谢景臣的声音极轻,柔和得像是怕惊碎一场梦,她浓长的眼睫有轻微地颤动,澄澈的瞳孔中映入他无懈可击的面容,由远及近。

未知的东西最可怖,因为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所以才格外忐忑。阿九浑身僵得像块石头,瞪大了眼看着他,却见他的手伸了过来。那指尖的温度仍旧和记忆中相同,冷得教人发抖,仍旧一成不变。从她的光洁的面上拂过,轻柔却暧昧。

胸口那地方像是被什么烫了一下,他的眉眼近在咫尺,呼出的气息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清香,薄薄地吹拂过她的鼻头,分明冰凉如霜雪,却像在她的脸上点燃一把火,唰一下燎了原,烧得人脑子发胀。

阿九红着脸定定望着谢景臣,目光怯怯的,像小鹿的眼睛。

从没见过这样的他,这副模样太陌生,陌生得让人害怕。她听见自己的胸腔里头震天似的鼓雷,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似乎下一瞬间便要从嗓子眼儿里囫囵蹦出来,一时间连手脚往哪儿摆都忘了。

掌心里早汗湿了一片,滑腻腻的像是抹了花油。在他方寸之内,她直着身子一动不敢动,生怕一眨眼他便又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然而他在下一瞬退开了,幽冽的气息浮远,她绷直了许久的身子终于稍稍松懈,呼出一口气。

时近晌午,日头渐渐大起来,院中青木交映,投落进几丝斑驳疏影,将好横亘在他眉目间。光影迷离中是他如渊的眼,清正的,淡漠的,仿佛从不曾兴起丝毫波澜。侧目看着她,如往般疏离,无悲无喜。

阿九怔忡,若非脸上依稀残留他指尖的凉意,她几乎以为之前种种不过是自己发了场白日梦。

是时他的目光从她面上移开了,那紫毫蘸了墨落在宣纸上,口里漠然道,“若实在觉得无趣,也不必留着了。”

她听了一愣,愕然道:“大人是说我能走了么?”

他眼也不抬地嗯一声,两指捻了经书缓缓翻过一页,口吻依然冷淡:“研墨讲究个力道适中不急不缓,”说着一顿,目光扫过墨台,终于舍得朝她投来一眼,“殿下还是养尊处优为好。”

什么养尊处优,这人分明是在拐弯抹角地说她墨研得不好!阿九觉得有些生气,之前千方百计让她留下的人是他,如今赶她走的也是他,嫌她研墨笨手笨脚,她又不是个左撇子,还能将墨磨出朵花儿来么?

她忿忿不平,想争辩,话到嘴边儿却及时刹住了脚,当即被唬了大跳--近日来她的胆子似乎太大了,居然生出同谢景臣顶嘴的念头!她在心头骂自己,他喊她一声殿下是人前功夫,虚张声势唬唬太监宫女还行,在他面前摆谱,还真拿自己当回事儿了么!

这么一想火气霎时消了个一干二净,阿九低眉敛目朝他应声是,一副恭敬柔顺的丫鬟样。

面上的神色是平静的,眼底的目光是漠然的,她在刹那之间从活生生的一个人又变回了行尸走肉。过去的十五年从没活得像个人样,当了几日高高在上的帝姬,似乎能令她忘了自己曾多么卑微。然而人活在世上,贵在有自知之明,她一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得意忘形这种事,有一回便不敢有第二回。

他将她脸上的神态一一收入眼底,目光往下去看她的一双手。寻常女孩子难过了便娇滴滴地哭,阿九却不同。她不是个软弱的人,从不善于渲染悲戚,记忆中他从不曾见过这丫头流泪,便是蛊毒发作也只会咬紧了牙关苦撑,她发泄苦难的方式更是特别。

果然,那双手十指拢得紧紧的,用力到骨节发青。他唇抿得紧紧的,有什么东西刺破经年不化的霜雪直捣进心底,打得人措手不及。

是时她已经转过了身,却听见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喊她的名字:“阿九。”

闻言,她顿了步子回头看他,神色平静,道:“大人还有什么事?”

斑驳的树影烙在他的面上,隔得不远,然而半明半暗中他的神色模糊不真。就这么干等了半晌,他却一句话都没说,她皱起眉,试探着喊了一句:“大人?”

谢景臣那头沉默良久,半晌才微合了眸子,揉着额角低低道:“没什么,回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