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过来的人没有现成的田地,原住民的村子也不愿意接纳外人分享有限的土地资源。
山水城逃过来的人的田地全靠开垦荒地得来,没有地方开荒的就只能打渔为生,日子过的也艰难,这也是后来没什么人继续逃过来的原因。
丁文经过泥泞的土路,沿途见到每家每户的门都开着,天黑时落脚了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的土地开垦在坡地,聊起当年开地的艰辛,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有说不完的苦楚。
“当年刚跑过来的时候这一片都是山,前头地势平坦些的地方都被前面逃过来的人占了,我只能砍树,拔草……硬生生开了片地,跟我老伴忙到老,就开了这么点地方……好几次都熬的后悔,觉得不跑过来一辈子采药也没这么累……”老人拨动着火堆,老人的儿子在一旁沉默的编草鞋,孙子眼馋的等着火堆里的土豆烤熟。
老婆婆借着火光缝补着孙子的衣裳,小孩的母亲还在院子里收拾忙碌。
老人述说着昔日的艰难,抱着腿上的孙子,满脸的皱纹里挤出一丝笑容,继续说:“老婆子就跟我说,我们从山水城逃过来就是不想世世代代都采药,山上的药也越来越少,留在山水城将来的日子越来越难活。我们俩开荒地苦的很,但有了地,后辈过活的就容易了,子女再开更多地,孙辈就活的更容易了,眼瞅着一辈比一辈活的好,那我们就该辛苦些熬下去,我们不熬,那就是把苦丢给下一辈熬,下一辈也不愿意熬,那就是再推给孙辈熬,总是要有一代人要熬的,那就不要再丢给子女去熬了,就我们熬吧……”
丁文听着这些话,深受冲击。
大晴派治下的那么多战仙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一个的成长记忆中具备眼前这位老人的精神。
是那些人都不能吃苦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