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文他们三位旁观者的眼中。
相对于这个时代主流的风帆战列舰,这艘战舰不仅仅使用了蒸汽动力,还创造性地使用了由舰体上部炮塔容纳主武器的设计。
其中装载了304mm前装式线膛舰炮,使用追求射程和精准的锥形炮弹。
而炮塔的一大优势,就是解决了前装式火炮装填时炮手的防护问题。
火炮在需要装填时可以收回炮塔内部,用装甲板盖住装填,再推回炮位。
这样一来,炮手就不用在弹片横飞的甲板上冒着生命危险装填火炮,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而且,两座双联主炮塔布置在了舰体的上方,而不是像常规战列舰那样布置在舰体的侧舷,数量也大大削减。
这种与【全重型战列舰·无畏级】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倒也不是艾文和瓦特的专利,而是随着战舰发展工程师们做出的必然选择。
因为布置大量的侧舷炮,并不比布置在旋转炮塔中的少量火炮更具有优势。
而且由于战舰排水量和舰体装甲的矛盾,大量布置侧舷炮也会严重占用载荷,使战舰的装甲变薄。
另外,灵活的蒸汽动力战舰也让侧舷火炮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小,厚重的装甲完全可以抵御风帆战舰使用的火炮炮弹。
所以战舰工程师们,理所当然地开始对从火炮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火炮质量的追求。更大的口径,更强的炮弹,更强的穿透杀伤效果!
也是将来“巨舰大炮”时代的主流。
但是艾文却是依旧没有搞明白阿特兰到底是怎么把这种玩意儿给搞出来的?
没有工业基础,没有相关技术人员,没有一以贯之的技术路线,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成?
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
艾文干脆放弃了【心灵网络】的间接监视,而是使用【洞知魔眼】发动遥视,直接从长岛看向了上千公里外硝烟弥漫的战场。
下一秒,这条战舰的主要参数已经在艾文的眼底飞速滚动。
排水量9448吨;长:87米;宽:20米;主要武备:两座炮塔4门304mm前装线膛炮,巨大的撞角;续航里程:能够以15节左右的航速行驶12个小时....
【洞知魔眼】还洞穿了它钢铁的肌体,看到了内部的精密系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