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少能意识到,共同照顾过呦呦的经历使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有很多感受是相同的,同甘共苦,他们似乎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体验到了。
难怪总有人说孩子是家庭的润滑剂。
霍昭远等凌如意挂了电话后,忽然想起了这个久有耳闻的说法,又忍不住想想以后,要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妈是不是每天都要给他念一遍孩子经。
这也好,省得她觉得没什么有意思的事跟他讲,总是两三分钟就挂了电话,跟例行公事似的。
他这是还没意识到不甚久远的未来家庭地位会急剧下降,彼时他再想起今时今日的想法,只想扇自己一个大耳刮子,真是作孽,生了个跟爹争宠的冤家。
月底,凌如意与同事们在许主任和周护长的带领下,接连几日通宵达旦的加班加点,总算准备好了所有备检材料,各人都在努力背着相关资料,准备迎接来复审的专家组。
专家组来的前一天,霍昭远告诉凌如意晚上有个节目他有出场,特特关照要她收看,到了晚上,凌如意一面背着十八项核心工作制度,一面打开了电视。
节目名字叫《一封家书》,是一档人文类的综艺节目,由演员们读一封书信,主持人与学者们对这封信进行解读。演员们擅长表演,将书信里的内容演绎得仿佛写信的人就站在面前,而学者的解读,又令观众对这封信多了理解。
节目颇有看点,凌如意渐渐就忘了自己正在背书,专心的看起电视来。
霍昭远出场的时候,已经是这一期节目的尾声,算是压轴。
他读的,是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一封信,收录在《湘行书简》一书里,与其说是一封家书,不若说是一封情书。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他用娓娓道来的语气,念出这一段世人皆知的话,它被许多人借用来表达对爱人的感情。
隔着电视屏幕,凌如意与他的目光对视,他的神情真挚而深情,令她有一种错觉,他就是沈从文,而自己,就是那个被爱人亲昵的称作“三三”的女子。
像是隔着时空传来的表白,凌如意竟觉得有些感动,眨了眨眼才觉着好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