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掌门人

140.诗人的聚会(2/4)

“准备将手头的工作完成,然后下周去香江找我的一位同学,他在香江加入了一所商业资讯公司,可以帮我们处理离岸子公司方面的业务。”林慕鱼转了一下手中的笔,然后将笔放下说道。

“今晚上有一个诗人的聚会,聚会后会有一场舞会,我想邀请你跟我一起去。”苏布冬被海生打来的电话骚扰N遍,说只要苏布冬去那个诗人的聚会,这个月《紫川》的更新就能少一半的量。为了减少工作量,苏布冬决定还是去参加一下这个所谓诗人的聚会。毕竟这个月开始他会比较忙。

“我考虑一下,不过现在才通知我,对于一位女士并不礼貌哦。”林慕鱼正好因为那些数据太多而有些闹心,话说来京城有几天了,还没有出去过,确实有些对不住自己。所以即便对苏布冬临时通知自己这件事有些生气,但是并不反对去参加一下苏布冬所说的这个聚会。

苏布冬记得,80年代被人称为诗的年代。因为诗和文学是这个年代的主流,一个不会几首诗的人是庸俗的,一个文学青年没看过几本世界文学名着是不能参与讨论的。整个华夏都沉浸于理想当中,全民写诗和小说。一位80多岁的老妇人都能是一名女诗人,这个年代是诗歌最好的年代。

许多人怀念的80年代,是因为整个国家都在纯净的理想当中,都在诗和远方的梦境当中。社会的认可的价值不在于钱挣了多少,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至高追求。工人、科学家、医生、军人、教师、农民、艺术家,他们的职业是都是崇高的,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苏布冬不认为这样的看法有什么不对。没有人有资格去嘲笑别人的梦想。

比起以后,一切向钱看。这种有些直白的有些操蛋的价值观好上不知哪里去了。

有钱好吗?太好了。但是凡事皆有一个节点,或者称之为度。

过度了,钱能给人带来的快乐反而就有限了。

金融学中有一个叫做“边际效应”的概念,这个边际效应打个比方:同样的挣1000元钱,对于穷人来说,1000元钱能给他的快乐和能给富人带来的快乐是不同的。买一个奢饰品的包对于一年挣3万块钱的人和一年挣300万的人所带来的快乐是不同的。钱在初期能带个人快乐,但到了钱多到成为一个人负担的时候,钱带来的就是苦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