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船的命名可是让第一家庭一大帮人纠结了挺长时间的,要不是浅浅展现了她的脑洞,恐怕我“联合i号”的创意还真占不了上风……
“别这么快放松警惕。深潜才刚开始呢。”珊多拉谨慎地提醒了众人一句,让我们意识到现在还不是互相吐槽打趣的时候。
对现场的大部分人而言,“往深渊之门里扔东西”已经不是第一次,对它的开头几项工作人人都驾轻就熟。控制中心按规程发出一系列指令,安瑟斯则准确执行并记录数据:这是新船实战的第一步,而这些测试在之前无人下潜试船的阶段就已经进行过数次,所以完全没有意外。
“动力核心稳定,能量澎湃,输出精确,转换装置的工作情况很好。源能矿制造的部件……啧啧,这么大能量流动都完全没有压力的样子,护盾刷新正常,余量超过百分之九十,新的推进系统也很好,跟希灵‘血统’的控制器完美兼容,”安瑟斯荣光满面,对一个老船长而言,没有什么是比一艘完美的新船更让他高兴的了。“嗯,深渊之门下面的情况也很正常,我看到几天前设置在这里的工作站了,看上去它的状况不错。能运转很长一阵子。我就说嘛,怎么会出问题。”
我带着满意的微笑看向塔维尔:“做的不错,真没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新船造出来……以希灵使徒的效率也够惊人了。”
四方联合制造深潜船,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各自的技术问题。还有至关重要的技术融合与兼容问题,虽然希灵使徒效率极高,他们的“联合思维”天赋又很擅长在虚拟条件下快速试验大量验证模型。但塔维尔制造新船的速度还是让人咋舌。原本我以为她至少要三个月以后才能拿出成品。
“深潜技术殊途同归,两支神族又早就在各自的深潜领域有了相当大的成果,属下只是把现成的东西整合到一个框架里而已,”塔维尔很谦虚地笑着,“而且两支神族和深渊区的专家都很尽职尽责,他们各自也在思考技术融合的方法,所以只是把成品拼合起来的话并不困难。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有源能矿。”
“是啊,坑了我一脸的源能矿。”深渊希灵在旁边酸溜溜地说了一句,在影子城生活时间长了,她也学会不少“这边”独有的词汇。
大型全息投影上显示着深潜船传来的画面,现在飞船还在浅层区游弋,而画面中央则是一个被淡蓝色光罩保护起来的工作平台,这个工作平台看上去很像快速布置的科考站,小小的三角形平台上只有一座仿佛营房似的建筑物:这就是我们在深渊之门下面设置的前进哨站,眼前这是最新的一个。
在一片混沌的深渊中,这种哨站是唯一带有颜色、有实体、有秩序而且长期存在的东西,当然,它们的“长期”也是相对的。
深潜船依照预定流程接近前进哨站,比对了各自对深渊的监测数据,首先确保哨站和深潜船都没有被污染而产生认知错误,随后今天实验的第二步正式开始:
深潜船下潜,一直逼近到不连续带。
要想和对岸建立联系,必须穿越这个不连续带,所以无论如何都要研究透这玩意儿。
下潜过程很顺利也很枯燥,众人带着一丝紧张又带着一丝期待等待着深潜船接触那诡异莫名的移动介层,时间再次仿佛被拉长,控制中心只能听到各个席位传来的紧张有序的报告和指令声,中间间或有安瑟斯或者其他先祖传来的现场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