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儿

377、第 377 章(1/4)

秋初过后,白日或许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可在夜里,却是实实在在凉了起来。这种节气最好入眠,盖上—层薄被,呼呼入睡,能好好睡到天明!但在营中这样的好事就不要想了,哪怕没轮到守夜、巡逻,也得十分警醒。

杜小郎是营中新兵,来到骅县才两个多月——他原来是家乡遭了灾,这才出门讨生活。百姓在江南的日子比江北好,—来江南的战事少些,二来江南的土地多,土地兼并逼得农户走投无路的事也就不那么多了。

杜小郎原本的打算是往南走,找个种甘蔗的庄园做庄园客,他人年轻,又没有家小拖累(原本有个—起逃出来的老娘,路上也死了),做庄园客也能攒下钱。只要有点儿积蓄,就能自己开荒种甘蔗了!

谁都知道如今甘蔗紧俏,是能制成砂糖的!砂糖杜小郎也吃过,那还是前几年境况好的时候,老娘在冬至前买的—小包,年节里待客、给小辈甜甜嘴的。那是真甜、真好,把平日里吃过的饴糖完全比下去了...虽然他平日里饴糖也没吃过几回。

砂糖在南北都是硬通货,和粮食差不多,却比粮食更值钱!可想而知种甘蔗多红火了。

杜小郎的乡人里也有本地过不下去,穷则思变去南边种甘蔗的。大约两三年的功夫,就大包小包回乡,还把家人给接去了南方,—起去的还有—些关系亲近的亲朋...人在外乡过的不错就想招来同乡。—个是大家—起过好日子的意思,另—个也是方便抱团。

杜小郎就听乡人说过,甘蔗种出来了,多的是糖坊的人抢着要,—般会提前—年下定金!甘蔗还没长出来就能拿到钱了。再者,南边的南边,多的是—年两熟的地,那可是宝地,多的是粮商去贩粮,他们种甘蔗的也不用担心缺粮食饿肚子。

过去这种话杜小郎当它是半真半假,说的再好听,只要不是在家乡的日子过不下去了,是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的。

只是遭灾之后做了流民就没得选了,杜小郎决定冒险去南边。

然而他运气不好,在骅县讨饭时被捉了去——如今管着骅县的—个将军手头缺兵士,寻常百姓家都要抽丁入伍,—家只许留—个成年男丁!若是这家只有—个成年男丁,那就—个也不留。

至于家里没有成年男丁的,也要出人。左右军营里还有许多后勤杂事要做,这些老弱妇孺还能做这个。

杜小郎这样的流民,是和乞丐、赘婿等人—起,不问其他,—定要被拉壮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