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剑证道

第十七章 (加更)(2/2)

胤禛低下头没有说话,他不敢完全相信康熙的话,心中更是想着康熙是否有其他的深意,却无法忽视听闻此言时,心中一丝的隐秘欢喜。

可是他很快就恢复了理智的思考,云善渊从未想过入四阿哥府,这一点两人之间心知肚明,从一开始就不曾改变。道不同,怎么殊途同归?那么这份稍纵即逝的欢喜就没有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胤禛深知皇室中人根本不必懂这句话,可是偏偏他懂了,也对一人生出了不舍。不舍别离,更不舍她困于樊笼。

康熙没对此再说什么,“用过膳,你回去好好休息。这次你救驾有功,朕许你一件赏赐,想到了就告诉朕。”

胤禛当即表明他救驾从未想过要赏赐,可是康熙却是坚持,说是金口玉言,一定要赏赐胤禛,让他好好想想。

对此,胤禛没有感到高兴,汗阿玛让他提要求,这不是要让他满意,而是要考虑什么要求能让汗阿玛满意。

胤禛出了帐篷后,他还在想为什么汗阿玛硬是要给他赏赐,然后他就猛地背脊一凉。

之前,他调查过史家的情况,史鼏本来应该要继承爵位,可是并没有,而且史家的财政情况也未免差了点。史鼏又是缠绵病榻多年,袁氏在生产时病逝,怎么看史家大房都是走了背运。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其中必然有事。

胤禛查到了一点,大约是十八年前,那时史家还在金陵,史家的库房被盗,丢失了很多财物,史府内有人员伤亡,作案人手段高明,毫无踪迹。这是袁氏嫁给了史鼏后的第二年,而史家先是报案后来又撤了案。这件事知道的人极少,恐怕除了活着的史鼐、史鼎外,也少有人去关心十八年前的旧事。

须知史鼏后宅非常干净,除了袁氏之外连通房也没有,那时候史鼐史鼎外放为官,整个金陵史家只有史鼏与老保龄侯。偏偏袁氏落了两次胎都没保住,直到第三胎怀了史湘云。也就是在库房被盗后,史鼏的身体情况就不好了,而等袁氏病故,他的情况就是每况愈下。

是谁想要史鼏的命,或者让史家大房不好过?

汗阿玛吗?胤禛随即就排除了这个可能,那时候汗阿玛亲政不久,鳌拜未除,朝堂上很多事根本都顾不过来,没功夫去管什么史家的问题。

老保龄侯?这可能性就更低了,因为他最爱的儿子就是史鼏,为了史鼏与袁氏的身体曾多次请旨求太医去金陵。这些也都是秘密,宫外的人很难查到,十八年过去,知情者差不多都死了。

史鼐史鼎的本事也没那么大,那就有一个可能是袁氏的仇家,或者有人不乐意她嫁给了史鼏,那个人武艺高强,非常人能及。袁氏与那样的人有关,她的身份只怕也很可疑。

其实十八年过去了,如果不是此事涉及到云善渊,胤禛也懒得去过问。反正贾史王薛四家在这次汗阿玛受伤时与太子眉来眼去,怕是已经让汗阿玛不舒服了,他们的衰败是注定的。

偏偏,这事情关乎云善渊。那么他能查到的,汗阿玛也能查到。如今,汗阿玛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许他一个赏赐,是想让他怎么做?

然而,不管云善渊的身世如何,他都做不到对她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