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剑证道

第十一章(1/5)

胤禛过了年就十四岁,到了能随着康熙办政事的年纪。从三年多前被绑后,他就开始关注起了朝局变化,特别是对韦小宝此人多加留意,不是因为韦小宝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因为康熙对韦小宝的格外宽容。

胤禛发现康熙亲政以来,鳌拜除、三藩平、tái • wān归、沙俄定,每一件大事中都有韦小宝的身影,而且韦小宝更是一度替康熙在五台山出家,从中足见韦小宝的重要性。

只是,身居高位的这个人并非是学富五车,他不过是扬州妓院里的小混混,而且对于朝廷也并非忠心不二。

此事恐怕没人比胤禛更有直观的了解,当年绑架一事,陈近南身死通吃岛,他亲眼看到了韦小宝伤心的模样,那可不是逢场作戏。朝廷的鹿鼎公师从天地会已故的总舵主,而不久之前更是再度犯下欺君之罪,以冯锡范掉包了茅十八处以死刑。

胤禛可以猜测,关于韦小宝的桩桩罪行,他不知的必然他所知的要多,件件都是死罪。可是反观汗阿玛,为什么一再容忍,竟是没有生出将其问罪的想法。甚至如今任其离开了京城,不再追寻。这是一个皇帝应该做的吗?

云善渊听到胤禛的问题,不用细问就知道他在说韦小宝,更是在问为什么康熙选择了放手。

可这个问题并不适合云善渊去回答,康熙身为帝王,他若是不甘愿做昏君,那他就必须面对得了天下失去他的怅然。

君臣之间容不得纯粹的情义,偏偏小玄子得有唯一的挚友小桂子。康熙对韦小宝好,是他着实感受到了韦小宝对他的好。韦小宝曾经无数次本能地舍命相救康熙,对于一个惜命的混混来说,难道不也是违背了常理。

一段情义必然是双方的付出,可是目标不同,一个想要做明君,一个想开一家最大的妓院,怎么殊途同归?

胤禛见到云善渊沉默,他的心情更加复杂,竟是又问,“如果是你,你会离开吗?”

这个假设问得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