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搞!”杨高死死的盯着常昆:“使君人到中年,原本也曾热血沸腾,憧憬卫、霍之功,自比管、乐之才。然世俗消磨,本已热血沉寂,但先生的出现,给了使君一丝希望。”
常昆皱起眉头:“人间王朝的事,我并不打算掺和。”
杨高点头:“小弟看得出来。否则以先生的本事,何至于安居乡间。”
便道:“非是要先生冲锋陷阵、勾心斗角。只需先生作为一个保障——我们会竭力推动使君归来,并率军覆灭孙恩,在此之后以据而不割的形式占领会稽...”
他将许多计划原原本本向常昆说明白。
先推动陶侃回朝,领兵覆灭孙恩,顺势占据会稽。
走到这一步,必定引起建康反弹。这时候就要常昆出马——不需要做别的,只要展现力量,威慑建康,迫使建康方面默认会稽被割据的事实。
形成一个分裂而又不打仗内乱的局面。
常昆作为威慑性的力量,震慑内外,给陶侃争取时间。让陶侃在会稽这片土地上一展抱负,进行革新实践。
五年或十年后,会稽发展壮大。陶侃携大势入朝,把握权柄,凭借在会稽施为的经验和积累的底蕴进行全面性的革新。
杨高说了许多,涉及到对世家垄断的打破,对新的上升渠道的建立,农业、手工业方面的一些预想举措,税收的革新等等。
可以看出他们计划的完备。
这就是陶侃在被贬谪到交州这近一年时间里的成果。
常昆神色岿然:“陶使君是世家子,杨兄亦是世家子。按照你们的计划,世家将会迅速虚弱下去。你们抛弃了原本的立场。”
杨高自嘲一笑:“人不能有个理想吗?”
常昆沉默,良久颔首:“不错,人总得要有个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