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昆在榆树镇的路口竖起旗帜,开了粥棚,招募流民。不论愿不愿意给他做工的,都可先吃一碗浓粥。
陆陆续续,便有北上的流民汇聚到这里。
常昆站在当前,指着竖起的牌子,道:“我常昆这里明码标价。来者皆有一碗粥。愿意为我做工的,月钱一百个铜子儿,包吃住。童叟无欺,绝不拖欠。愿意的,这里来签了文书,便是我常昆的雇工。不愿意的喝了这碗粥,想去哪儿去哪儿。”
一干流民听的心动。
一百个铜子儿不说,还能包吃住,这可是活命的买卖,哪里能不动心?
便有个骨架子挺大,却浑身干瘦的汉子鼓起勇气站出来:“敢为常爷,雇咱们做些什么活儿?”
常昆道:“建房、开荒、种地。”
就这?
流民们还以为这么好的待遇,雇佣他们是做什么了不得费力气的大活儿呢,没想到就这。
当即那汉子便道:“东家,算俺一个!”
常昆指了指身边案桌:“过来签名录册。”
闹哄哄一群人便挤上来,常昆吼道:“排队!”
鱼蕙兰这里登记造册,那边粥棚则是隐娘和沿路来时收的七八个小孩帮忙煮粥、施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