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种

第144章 ??把武力放出笼子!(第三更,求收藏)(3/4)

只要条件成熟,这些军府学堂就会变成军事学院或少年军事学堂......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

大堂当中静悄悄的,虽然赵楷让大家畅所欲言,但是一时之间,却人人都一言不发了。

说实话,在场的众人对推行“分田分地共天下”和“发财升官靠军功”这两个基本方针,都是存有相当大的顾虑的。

这两个基本方针,如果在大宋朝之前提出,虽然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是人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因为在那个时代,对广大寒门地主阶级的成员来说,往上爬的主要通道就是军功。甚至对一些出身衣冠门第的大士族而言,获取军功也是他们攫取更大权力的重要手段,只是这些高门干才的起步价不一样,开局就是将领,不用起自行伍。

可是在宋朝,特别是到了北宋开国已经一百几十年的宣和年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哦,这不仅仅是一种想法,还是一套在一定时间内,对大部分人都比较有利的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方法。

没错!用科举考试作为寒门地主阶级的上升通道,相比以军功作为寒门地主的上升通道,当然有好的一面。

因为军功并不一定要从砍外族和打国战中获取!

造反,打内战,甚至搞zhèng • biàn,都可以获得军功!

如果普天下的寒门地主为了上升都在琢磨shā • rén立功,这可不仅是在上面当帝王的人不能安心。下面的劳苦大众一样得提心吊胆过日子......好好的日子,许就被一阵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击得粉碎!

所以这一套制度在宋朝建立之后,只是在元末明初被朱元璋拿出了用了一用,后来又魔改出了一个军户制。

但是赵楷现在别无选择,因为他从开封府带出来的那些财货和在河北搜刮到的财货,现在已经花用的差不多了——他麾下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了九万之众!

光是安家物例和购置装备的花销,再加上之前几场胜利后的放赏,就已经把赵楷的府库掏空了!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赵楷的军队就只能发半饷了。

在发半饷的情况下,赵楷还想要手下拥戴自己当皇帝,还准备在夺取陕西和河南府后进一步扩军到二三十万......不搞府兵制、不搞军功爵,又怎么能行啊?

陕西、河东、河南府(洛阳)都是什么样的地盘啊?怎么可能靠这些地盘的税收去养活二三十万大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