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海底!
纪若尘半跪在海岩上,不得不以手撑地,才勉强支持着没被压倒。他略定心神,咬紧牙关,额头青筋泛起,周身骨骼不住噼啪作响,然而弯曲的双臂终于一寸一寸地伸直!
然后屈膝、立起、直腰,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耗上半炷香的功夫。
不知过了多久,尝试过多少次,他终于摇摇晃晃地从海底升起,慢慢向上飞去。
附在定海神针铁上的古符名为须弥咒,取的是“介子须弥,乾坤挪移”之意。此咒附体后,神铁之重十去其九,仅余千斤。然而此咒虽妙,法力却只够用上十次。此后纪若尘每催动一次神铁,重量就会多上一千斤,十次之后神铁就将恢复原重。
须弥咒整个道德宗中只藏着这么一篇,虽然珍贵玄妙,然而细究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功用。是以纪若尘取走须弥咒时,掌库的师叔也没多说什么。而以他此时的道行,也就勉强使得动两千斤的兵器法宝而已。
纪若尘身影终消失在海的尽头,地炎裂谷中又是死气一片。
甲庚身躯水火不伤,如此沉在地炎深处,也不知万载之后,会不会炼化虚无。
章六何往
云中居藏于群峰深处,孤峰高绝,傲然立于云海之上。因为地势险绝,周围又遍布洪荒异兽、阵法机关,自来访客寥寥。
这一日红日高悬,云海中雾涛涌动,宝光浮升,现出一尊巨大金莲来。莲上立着七八个道士,人人仙风道骨,个个道行不低,徐徐向着云中居飞来。为首一名道士面容清隽,气势不俗,乃是青墟宫虚天。另一名老道双眼半开半闭,如同没有睡醒一样,乃是虚罔。
青墟宫此来无论是人数还是访客地位都可说是声势浩大。此前道德宗诸真人也曾经数度造访云中居,是以山上这一年多来的繁盛热闹,是过往近百年也不曾见过的。
青墟宫一行人尚有数十里之遥,云中居内已钟鸣三声,清音直传至百里之外,以示迎宾之意。待得金莲飞至山阶前时,九名云中居弟子已各着华服,在山门外列队迎宾。迎宾人数于云中居的地位并不相称,但无损礼仪,只因世人皆知云中居弟子稀少,九人迎宾已经算是最高的礼数了。
虚罔左袖一拂,收了金莲,然后右袖一展,一朵薄云凭空出现,代替金莲,载着青墟宫一行人徐徐落在了山门之前。他这一手淡淡泊泊,高远恬静,不经意间已露了极高的境界出来。云中居门人虽素来自傲,此时心中也暗生钦佩之意。青墟宫众人落地后,虚天徐步行前,行礼道:“青墟宫虚天、虚罔携门下弟子来访,求见清闲真人。”
云中居为首一名弟子忙还礼道:“青墟宫两位真人到访,实是不胜荣幸。清闲真人已知各位到来,刻下正在碎金阁中相候。请两位真人随我来。”
不片刻功夫,虚罔与虚天已随着那云中居弟子来到了碎金阁。江湖传言清闲真人几十年来一直闭关不出,只为顾清的定亲之礼去过西玄山一次。因此虚天与虚罔此行前倒没想到能够见得到清闲真人,而且还得以踏足他的闭关之所碎金阁。
修道之士如欲闭关,则闭关之所向来是严禁外人接近的。这不光是为了免受外人打扰,还是因为在有道之士看来,闭关之所的蛛丝马迹都可能窥破闭关之人的道法秘奥。如清闲真人这般肯在闭关之处会见外人的,实是不多见。
那云中居弟子将青墟二真人引入碎金阁后,就悄悄关门离去。碎金阁中布设如一个寻常修道者的居处,不像常人闭关那样四壁萧萧,也没有任何法阵机关,更无增添天地灵气的宝物。碎金阁露台外伸十丈,临于危崖之上,尽头处摆着一个坐团,上面端坐着一个矮胖身影,手中一根长长钓竿,也不知在这云海中钓些什么。
虚天与虚罔对望一眼,眼神中均现出一分惊讶之色。清闲真人虽去了一次道德宗,但并未公示天下他已出关,重行执掌云中居门户。按理说就应该还在闭关潜修,但看这样子,他又哪有半分修行之意?看来清闲真人闭关之处另有其所。这事想来也不奇怪,闭关之处事关重大,又哪能随便给外人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