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宅院内水榭歌台,画栋雕梁;楼阁重重,回廊道道,可谓气象非凡。院中一盆一椅,若非华美异常,就是有来历之物,可考可察。单说那数方假山石,就是产自南海之滨的滴水石,且不说滴水石本身价值千金,仅是千山万水的运到洛阳,所费已然不菲。
仅止这些,也就罢了,然而那门内照壁上绘着的紫虎啸月,庭院石阶中央的游龙浮雕,又或是主楼屋檐上伏着的四尊青铜龙龟,俱非寻常百姓人家所能拥有的纹饰。特别是紫虎与游龙,更是唯有帝室血脉方能使用的图纹。
宅院前后分为四进,连接这四进院落的,是两边的抄手游廊。每进之间左右两扇垂花门,梅兰竹菊,松枫荷合,各具形态,断断没有一个重样。仆役丫环穿梭不绝,俱是轻手轻脚,似恐惊扰了主人的午间小憩。大户人间,法度森严,单从仆从的这些表现上就可见一斑。谁敢多行一步路,多说半句话?
在宅院后进一角,另有一座翠竹掩映下的院落,院门上题有“停墨阁”三字。门上一副对联:
四壁墨香缘窗逝,一泓秋水绕身飞。
其幽静处别有洞天。
此时主宅偏门一开,一个书僮打扮的少年闪出,一路向停墨阁奔来。刚进门数步,就迫不及待地叫道:“少爷!少爷!”
停墨阁迎着院门的是一间书房,房中端坐着一个华服少年,看上去十七八岁年纪,一身牙白家常便服,箭袖和衣裾边绣了些松枝祥云,聊作点缀;五彩丝线捻的丝绦将一块通透温润,不沾尘,可避水的玉佩挂在腰间。配上足下云跟厚底朝靴,清清朗朗,华华美美,端的是如玉少年,翩翩公子。他身畔燃着一炉龙涎香,,显得极是专心。骤听门外书僮呼唤,少年当即吓了一跳,之书藏于其中,又从桌上抓过一部官修正史,装模作样地读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