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维克托看来,既然德军的列车炮能够准确的袭击这里,且炮弹落点距离舟桥部队搭设的浮桥不过百十米,那就说明炮兵得到了准确的地标,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德军在这一代设有情报站点。对内情报部门没有能够将这个情报站点揪出来,属于严重的失职。
通讯兵联系了几个需要巡检的单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很快,车队重新开动起来,继续向作为目标的卡尔马诺沃方向移动,幸运的是,虽然有一座即将合拢的浮桥被摧垮了,但剩余的三座浮桥却还运转良好,否则的话,维克托还得在大河东岸等着。
车队碾着浮桥,渡过了亚乌扎河,这条水势较缓的大河,现在实际上就是苏德两军争夺的焦点,尽管苏军现在控制了这条大河,将德军的沿河防线向西击退了将近四十公里,但苏军的阵线并不稳固,随时都有可能被德军打个反突击。
而且,作为反复争夺的焦点地区,德军向苏军阵地后方的渗透也非常严重,为了迟滞苏军的进攻,为苏军的后勤增加压力,德军这段时间每到入夜,都会安排飞机向苏军阵线的后方投送伞兵。这些伞兵部队都是以排、班的规模出现,其作战目的并不是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也不是夺取某个战略要点,而是搞一些类似毁路、炸桥这样的破坏活动。
为了肃清德军对己方阵线的渗透,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战线后方的交通要道、公路枢纽以及桥梁设施附近,设置了大量的检查哨,这种模式还是维克托最早在西方面军中推行的,对肃清敌后的破坏分子非常有效。
过了河,就算是真正进入了战区,坑坑洼洼、积满了雨水的公路变的更加难行,而且道路两侧的荒田里,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两辆被炸毁的坦克——就在一周前,苏军的坦克第46军与德军的第1坦克师在该地域发生激战,结果是苏军迫使德军的坦克第1师向拉西纳方向撤退。
根据情报的显示,目前莫德尔的手中只有不足三百辆坦克了,大规模的坦克消耗战是他打不起的,而苏军的装甲部队在该方向上遭遇的损失,大部分都来自于德军的防空炮。
车队继续前行,约莫半个小时后,就在距离一个名为卡列萨利亚的村庄不足五公里的地方,车队遭遇到了袭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