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柏没想到家里的鸡还没养大,就被预订出去好几只,不过这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陆陆续续又有人来看,不过胡柏除了答应田大娘,其他人的要求都没答应。
还有一些想要下蛋鸡的,胡柏本来就打算大了以后公鸡拿出去卖,母鸡下蛋,当然不可能答应这个要求。
谁都知道母鸡好,但是母鸡的数量只有一半,想要小鸡苗,他还可能考虑一下,但是想要长大的母鸡,不可能。
答应田大娘的那几次还是因为感谢对方这几年对自己的照顾,再说了,家里的母鸡有很多都是对方卖给他的。
谁对自己好,胡柏再清楚不过了,现在有条件了,能帮的地方尽量帮帮。
田大娘当初听说他包了山以后,把压箱底的老本事都给他说了。
胡柏虽然没用,但这份恩情永远记得。
……
陆陆续续第三窝小鸡也放了出去,只在胡柏围起来的地方活动,其他的地方这些鸡基本不去。
胡柏发现这群小鸡是真的听话,不光听他们的话,有时候大黄带着几个小狗过去的时候也很听话,如果哪一只掉队了,大黄叫一声,其他小鸡会停下来等着。
这段时间唯一不好的事情可能就是没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毕竟两人都在忙活养鸡的事情,打猎只能放下。
胡柏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如果发展顺利的话,以后就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
胡柏一直好奇田大娘的小女儿那天跟江途说了什么,本来都快把这件事忘了,田大娘说他家小女儿出嫁的事情,他又把这件事想起来了。
胡柏问了两遍,每一次江途都找理由岔开话题。
胡柏本来没有这么好奇,只是江途越躲避话题自己就越奇怪,到底说了什么值得他这么躲躲藏藏?
江途还是不说,不过从那以后心情倒是莫名好了很多。
胡柏感觉更奇怪了,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吗?左想右想没想起来,最近鸡也没有破壳,小鸡还和原来一样,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来。
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胡柏一头雾水。
八月十五过去以后天气就比之前冷了很多,中间闰了个十月。到十一月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
之前能把鸡放出去,但是现在却不行了,鸡出去了也找不到吃的,把地上啄的都是坑,都找不到虫子。
胡柏看了看家里的鸡,最大的那一批已经开始下蛋了。
因为江途,那群鸡下蛋的地方很统一,他们不用漫山遍野的去找鸡蛋。
胡柏早就把公鸡母鸡分开养了,不过一共分成了四堆。野鸡和家养的鸡,也分开放。
野鸡的价格比家养的鸡贵一些,他打算就这么养上几代,试试能不能培养出更好的品种。
家养的那部分,挑出来母鸡和比较大的公鸡留着,剩下的全部打包卖给镇上的酒楼。
宋大那边发现他这么久没送猎物,过来问了一次,胡柏回答说以后不上山打猎了,在家里养鸡,没想到因为这个还签了一份订单。
酒楼掌柜的说了,只要他这边养出来的鸡,酒楼全包。
胡柏没答应,一方面是虽然现在鸡的数量少,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就是鸡的价格还没确定下来。
所以最后订的订单是前两批胡柏会优先供给他们,不会卖给外人。以后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可以过来配货,他们挑剩下的再卖给别人。
同样上价格也做了调整,比市场上的价格多一成。
这很少见,批发应该比零售更便宜,不过江途养的鸡光重量就比外面的鸡重了不止这点,再说了,在山上放养的鸡跟家里养的鸡味道也不同。
胡柏总觉得自家养的才是最好的。
不过胡柏留了一个心眼,不管是哪一条订单,上面都说明了,如果自己需要的话会优先留出来。
掌柜的当然同意了。
胡柏想的比较多,他打算以后家里的鸡多了,就在镇上开一家小店,不卖别的,专门卖烤鸡。
按照现在的趋势,胡柏感觉用不了多长时间,家里的鸡就会越来越多。
第一窝孵出来的鸡已经开始抱窝了,有母鸡在的好处是母鸡孵出来以后会带着它们到处找吃的。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过年,胡柏考虑了一下,跟江途商量孵鸡蛋的事情先缓一缓,等到明年再开始。
现在孵出来的鸡蛋,大概到明年二月份会长大,那时候需要鸡的地方不多。
所以现在鸡蛋的数量比之前少一半就行,等把手里的这批鸡卖出去以后再准备。
江途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好。”
胡柏就喜欢他这点,特别好说话,其实要想扩大规模的话完全可以按原来的计划继续,但是他不太放心。
冬天毕竟没有夏天随便,他们没在冬天养过鸡,听田大娘说冬天经常有鸡冻死或热死。
冻死能想明白,下雪的天,外面滴水成冰,有单独跑出去来不及回来的鸡就这样在外面被冻死了。
至于热死,养的鸡多了就会挤成一团,最中间的不透风不透气,而且温度还高,说是热死的,不如说是憋死的。
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盖几个鸡棚,但是今年手里的资金有限,现在鸡棚的数量只有八个,而且都没有多大。
至于这八个鸡棚的安排,产蛋鸡是一定要留下的,它们独占两个鸡棚,因为要在鸡棚里下蛋,所以不能太挤。
刚破壳的鸡仔有三个棚子的,数量比产蛋鸡多,十天一批,一共三批,这几批小鸡喂好了之后刚好是年尾,那时候鸡的价格会比现在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