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开天门

第四十三章 西楚双绝奇女子(4/5)

西楚有一宁二薛三朱何的说法,能将这宁字排在第一足可见这西楚第一儒士在举国人民心中地位,无论是江湖庙堂,或是坊间弄巷,这宁致远三字几乎被神话为与当朝皇帝楚中雁同等地位,当朝皇后更是宁致远同门师妹,如此得天独厚优势之下宁致远三字更是似有无穷力量一般,因为众所周知国君楚中雁最爱的便是这位宁致远的师妹,否则也不会封其为后,更不会有一个从小便被捧在掌心的昭阳公主,原本楚中雁想将自己这宝贝小公主培养成为皇家明珠,怎奈这女子似乎更多的继承的是其母的性子,虽自幼博览群书熟读三教大义最后却偏偏爱上了习武,更是没少将这汴京城折腾的鸡飞狗跳,楚中雁常对此头疼不已,并道是自己那位皇后从小娇惯了女儿,谁知那位当朝皇后竟说这是天地有阴阳互补,当父皇的从小便是个书生,女儿自当应该有男子豪气一些,有道是巾帼不让须眉,楚家的女子又岂能是寻常女子?楚昭阳一名由此而来,当朝国君自知天下大义,身为皇族儿女要么不学,要学便就要做那天下最顶尖,昭阳公主喜欢学武,那便广纳西楚高手进宫,留下一招半式让自己那宝贝女儿好生学习,若有人受了皇命不愿前来,下场可想而知,若能前来便会有不小的报酬,如此之下涌进皇宫的高手自是如过江之鲫一般,这当中便出了号称西楚第二的二薛,薛平川,薛平川武道手段虽厉害,但更让楚中雁为之欣赏的却是其虽身为江湖草莽但却具备大将之风的气度,便破格提升为西楚大将军,位列当朝一品,与当朝宰相同级,可带刀进宫,这一举动频频遭西楚百姓诟病,都道哪儿有武将上朝带刀的道理,更何况那薛平川已入武道一品之境,乃是放眼天下都有数的高手,若是出了岔,朝堂之上有谁能奈何此人?但楚中雁却对此不置可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便是他的王道,更何况他楚中雁又岂是酒囊饭袋?怎会不知平衡朝廷势力?如此之下才有了宁致远的出现,一文一武平衡朝纲,这才是天子之王道,说到底,这昭阳公主也算是宁致远的侄女,楚中雁便索性亲上加亲让昭阳公主拜了这位西楚第一大儒为师,昭阳公主更是对这位宁叔叔崇敬有加,甚至到了事事都要寻求这位宁叔叔意见的地步,此一事已是整个西楚都人人皆知的事情,有了此等人物替这位奇女子撑腰,昭阳公主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西楚境内都横行无阻,若有人想打这位公主的主意,便不得不掂量掂量公主身后这位大儒的手段,曾传言有一伙反贼试图趁公主外游对其图谋不轨,只是这计划尚未实施那一日便有一青衫儒士登门造访,也不见他有一兵一将一刀一枪,再下山时数百人的山寨已是血流成河。

西楚第一高手宁致远,当真对得起风流二字。

昭阳公主不日前便听自己那位叔叔说汴京城中来了三位北魏高手,扬言说北魏无江湖便觉有些意思,倒不指望那三人是自己这段从北魏回来时常牵挂的三人,只是去了一趟北魏便心中留下了不浅的印象,不说那峨眉的秀丽,观月楼的壮观,单单那朝阳城外送仙山上上清观也给她留下了不少印象,还有那可笑的说自己拿了剑就是天下第一的姓杨的小道士,不过那小道送给她的两仪剑谱倒真的是天下难寻的好东西,练了这么久依然不能掌握其中火候。

昭阳公主化作便装出了皇宫,禁宫守卫对此也迫于无奈,原本这皇族儿女若非有国君给了命令便不能轻易出城,可这条规矩到了这位西楚奇女子这里就完成形同虚设,这倒不止因为人家有个西楚第一的高手在身后坐镇,也因为这禁宫守卫军也属于当朝大将军薛平川麾下,这位大将军刨根问底也和这位奇女子有几日师徒名分,更何况这些禁卫军如何不知这昭阳公主虽看似一人出城,但实则身后随时都有这一大票死士暗中保护,便也就释然了,全当做没看见,若只如此还好,谁知这公主每次换着不同的衣裳出城偏偏还故意在这些禁卫军面前走来走去晃悠,那般模样似乎在说,难道你们认不出本宫?你们真认不出本宫?

这侍卫长对此苦笑不已,心道公主你早已成了这出入口的熟门熟客,就算你童心未泯想玩儿好歹也换个花样,每日里都同一个乐子就算你不觉得疲惫,我这些兄弟也早已经觉得看厌倦了。

这位号称西楚奇女子的当朝公主出了皇宫便朝汴京城中市井而去,这市井乃是一座城镇最鱼龙混杂之地,也是最容易打听消息的地方。

进了市井便是喧闹一片,昭阳公主化作男儿身倒也不失几分英气,没用多久便打听打了城中最近出了两起命案,共合五十八人惨遭毒手,这规模足可算得上是汴京城自被设立为京城以来最大的命案,倒的确算得上是轰动京城,昭阳公主不须多做打听便寻到了那母女的住处,也知道了汴京城中到处都已悬挂了那三人的画像,只不过看了一眼昭阳公主便确定了这三人正是自己想要见到的那三人,这位奇女子何其聪慧,知晓若是以老爷子与司马云的手段,想要shā • rén又何故如此大张旗鼓?更不会被人留下画像,说到底不过就是为了通过这方式轰动京城而已,毕竟堂堂一国公主并非是寻常人想见便能见到的,小院已被打扫干净,那母女二人正在庭院中晒着去年的肉干,只是任谁都看得出来母女二人心思并非在这肉干之上,杨家母女这半日来已被登门之人踏破门槛,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片刻便又见一生的比女子还要美丽的年轻公子登门造访,虽有些意外却也是疲态尽显。

那二八农家女子疲惫道。

“公子若也是为那几人而来大可就此离去,所有信息小女子都已告知官府,若是想打听消息尽可去官府,我母女二人已经很累了,不希望再被打扰。”

“不须如此,在下并非为这件事情而来,只不过是途径贵地,想讨碗水喝。”

昭阳公主压低了声音让自己看起来尽量不要露出破绽,只是那农家女子却对此不以为然。

“公子切莫说笑了,看公子一眼便知公子非寻常人,又怎会在这汴京城中一碗水都讨不到,我们母女能说的全部都说了,还请公子再莫打扰我母女生活。”

见吃了闭门羹昭阳公主也不恼,她不过无非是想再确认一些事情而已,老爷子三人已到了汴京城,只是如今闹的满城风雨肯定不能就这样见面,说不定三人现在已经藏身在不知道哪里,只能从这母女二人口中看是否能探听出蛛丝马迹。

昭阳公主从怀中取出黄金一锭。

“本公子是个买卖人,一锭金子买姑娘一碗水喝,这笔买卖可划算?”

杨母一人苦苦将杨幼倩拉扯大,其中辛酸自是不用多说,如今见到这一锭黄金说不心动又怎会可能?她便立马找来木凳让昭阳公主坐下。

“公子这是哪里话,一碗水而已,不碍事,倩儿,你去与公子沏茶来。”

杨幼倩虽此时并不愿做这招呼人的事儿,可她也知晓这锭黄金的贵重,那独臂小老头儿几人临走前说要她母女报官领赏钱,赏钱自是有,只是这么一层层刮下来到了母女手中并无多少,有道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若这做官没了看头又岂会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挤进去?这天下分南北,分北魏西楚,可是这做官的却都是一丘之貉。

待杨幼倩离去之后杨母才客客气气道。

“实不相瞒,公子,那几个北魏人也说自己是做买卖的,只是我万万没想到他们做的是shā • rén的买卖。”

“哦?听大婶儿的意思,他几人是真杀了人?”

昭阳公主不禁皱皱眉头,原本还不相信老爷子三人会在这城中行凶,现在看来,似乎并非自己想的那般。

“那可不,那二十几个人就死在我们娘儿俩面前,说真的,我也没想到他们几人竟然如此丧心病狂。”

“那他们为何没杀了你们母女灭口?还要你母女报官领赏钱?”昭阳公主不禁问道。

“这,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公子,他们四人中有一独臂小老头儿非要让我女儿跟他学剑,我想可能跟这个脱不了关系。”

谁知杨母这话刚说完这位女扮男装奇女子便恨恨一巴掌拍到木桌之上,若非收敛了气劲,就这一下便足以将木桌拍的粉碎。杨母兀自不知眼前这俊俏公子哥儿为何发这么大脾气,便小心翼翼问道。

“公子这是怎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