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想世界

163、大学之道(3/4)

农庄以及小镇的建设,特意避开了可能会受到洪水侵袭的地带,只在特定的区段内修建防止水流冲袭的堤坝以及护岸。

洛克承诺,以福根基金会的名义提供无条件援助,等到小雨季结束后,二、三期工程就可以陆续开工了,施工队伍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如今反倒成了瓶颈。

为了方便北索河大桥以及机场的施工,东国援建项目工程部的驻地移到了高桥镇。规划中的高桥镇,就打算以东国援建工人生活区为基础。

驻地的宿舍楼当然是新修的,每栋宿舍楼都是五层,第五层是公共活动区域,可以根据情况与需要添加各种文化娱乐设施。

一到四层的宿舍每间都很大,可住四到六名工人仍很宽敞,条件比以前改善了许多。宿舍楼没有装电梯,每层楼都有两个大型的公用卫生间和水房。

这种格局,有点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很多东国大学的学生宿舍。

每栋宿舍楼可以住四百人,目前东国援建工人总数只有一千五百人,照说暂时修四栋楼就够了,可是欢想实业修了十栋。

欢想实业只是出资人,这些楼都是援建项目工程部自己建造的。

为什么要造这么多,主要为了免得再费二遍事。等到将来的很多工程铺开,目前的工人队伍规模肯定不够,华真行希望能来更多的人、同时也能留下更多人。

除了十栋宿舍楼,欢想实业还出资建造了六栋公寓楼,其规格并不亚于棕榈庄园中修建的公寓楼。

公寓的规格是华真行定的,小套的使用面积是四十九平,大套的使用面积是九十九平,配有上下水以及厨卫,在非索港简直就算是豪宅了。

这六栋楼总计有六百套公寓,小套和大套各占一半。修建它们的目的很简单,眼下主要提供给援建工人的家庭居住。

因为种种原因,这里的不少工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国了,难免思乡情切。新联盟最近想了一系列办法,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并提供生活上的种种便利。

更换新驻地之后,不仅有新的宿舍楼,欢想实业还向援建工人们承诺,假如将远在东国的家属接过来,不仅可以报销额定路费,这里还可以提供家庭公寓,让他们享受家庭生活。

如果家属愿意在此地长住,克林区政府以及将来的非索港市政府,可以授予他们长期居住权,也就是俗话说的绿卡,欢想实业还可以提供工作岗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