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这就是操控手臂的本身精度问题。
通过与侯医生的进一步商议,两人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
在言非凡的手术设计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三次穿刺,导出他大脑中的淤血。
钻孔这一步,容易。
言非凡通过机械手臂点中患者脑袋上一个位置,就有侯医生的助手过来钻孔。
接下来就是穿刺了。
言非凡先是用安装有穿刺针的机械臂,尽可能的进行穿刺方向和角度的定位。
然后,在他的吩咐下,由侯医生亲自动手对患者的脑袋做细微调整,达到最佳的定位要求。
这左右上下,稍左稍右的反复细微调整,就又用去了二十几分钟。
好在侯医生作为一名脑外科医生,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细心。
在差强人意的满足了言非凡的要求后,就是最紧张的穿刺了。
这个工作,言非凡远程操作机械手臂来完成,就相对简单了。
定下速率,还有穿刺的距离,按键执行就可。
至于机械手臂穿刺深度的定位误差,还在言非凡能够允许的最大范围之内……
如此又折腾了两次,言非凡总算是完成了他人生第一次的远程手术操作。
实话实说,这个体验非常的不好。
不是操控不熟练导致的体验不好,言非凡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手感。
穿刺针在大脑中行进过程中的迟滞阻涩感,完全被冰凉的键盘所替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