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死亡骑士

第二百四十一章 援军(4/5)

‘要堂堂正正的,重建血骑军。’

……哦,要改名……这些巫妖都什么怪毛病……

虽然不知道为啥非要改名叫血骑军,不过改就改呗,反正兰卡斯特家都濒临绝种了,现在议会都换了几波人了,改个名字其实也没那么大阻力,不过正好也可以顺带着解决些其他事情。

索伦想了想办法,拉了拉关系,花了点票子,耍了点手段。

在三年间,通过一系列战功战报,军事设备革新和演习。上百份有理有据的报告分析拍到议会将军们的脸上,充分论证,终于说服了这些老家伙们,原有的以骑士团为核心,辅以贵族私军的封建军阀体制,各军各部战斗力相差过大,不适合议会统筹指挥和安排补给,也已经不适应狂飙突进,信息化现代化立体化规模化的全面战争模式。

最终,在索伦的大力推动下,实现了通灵帝国全军,七大主力骑士团的近代军事化改革,对全军进行了整编重组和扩建。于是索伦给自己的部队改个名字叫‘血骑军’,也就顺理成章,根本就没人管他。

倒是议会那些贵族将军们,虽然一个个对战略比较保守,付钱买新装备也不大爽气,但到了改名字的环节就一个比一个兴奋。

本来按照索伦的计算,人类旧帝国时代的军制,是标准五千人的兵团,大概是旅级的作战单位,那辅助一些魔像骷髅,火炮部队,dàn • yào后勤,战地医疗的支援。原来的一个骑士团,扩编成上万人的师级部队也就差不多了。

结果谁知道那些将军贵族,人人都自称是人王武卫的后代,拿出族谱来论证自己是武神传承的后裔,一定要抢‘近卫’的头衔自称。这倒也是,现在人王没了,王血不吃香,那这个人类古代帝国的传承中,最吃香最正统的,讲出来最好听的,可不就是人王近卫的武神传承么。

更何况帝国贵族们原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旧帝国贵族,而是老贵族麾下的家臣,于是索伦随口提出的‘近卫师’的概念,就特别对他们的胃口,很符合贵族们给自己家风正名,为自己脸上贴金的精神需求。于是这场军事改革,很快就演变成一次帝国贵族们自我正名的政治活动,能不能拿到‘近卫’的头衔,成了判断一个家族实力的象征。

可都这样搞,一个军三个师的编制根本就不够用,最后硬生生往上又扩编一级。

于是原计划的帝国六个方面军,变成了六个方面集团军群。

第一方面集团军就是如今同盟军正死磕的南部防线,曾经的暗焰公牛骑士团,现在改编成了第一近卫集团军,理论上是帝国的武卫领袖和首相基力安统帅,实际上是议会的将军直接指挥。

下辖三个近卫军,九个近卫师,下面每个近卫师还是满编三个近卫旅,加上一个预备近卫旅的大师团。而且每个旅都是直接从各家的兵团转过来的,一下子就有小二十万人。当然这里面绝大多都是魔像和骷髅,但军官的头衔都是实打实的。

于是现在议会里,几乎每个大公爵,边境侯,伯爵领主,将军元帅的自然不用说,就连一般的帝国骑士,都有一个近卫旅长,近卫团长之类的军衔。甚至各家的嫡子,也至少得在第一集团军挂个名。否则你不顶个‘近卫’的军徽,都没脸走到帝都的大街上,自称为帝国的贵族……

第二集团军是以白袍的赫利贝尔为统帅的海军。

这倒也没什么争议,通灵帝国海岸线这么长,帝都基本上就暴露在边境上,当然是非常重视海军的。之前被沙之国舰队按在地上打,都要咬着牙建海军。现在总算是有机会了。

虽然现在帝国海军基本上仅限于骷髅船,海盗船,雇佣蜥蜴人独木舟的阶段。其他战舰和海军要塞都在建设中,而且经常会被逐渐兴起的精灵海盗,路过的利维坦,精灵的岸防巡逻艇,以及海面下的暗礁吊起来暴打。

但还是给它们保留了三支海军舰队,九个师级分舰队和基地司令的编号。

于是每个曾经啃着发臭的蛤蜊,为明天的鱼在哪里打而忧心忡忡的海盗,现在都成了帝国海军校官,一个个穿着崭新的军服,摸着胸口的军辉,热泪盈眶的对帝国的蜘蛛旗效忠,坚信自己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