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是干监军、政委的活,除了延边军事州的观察使、团练使等军政兼管的职务,基本不许从政。
而出外的内官,贴职又改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拱卫大夫等一套dú • lì策勋路子。
等内官们干到退休,功劳大的,就提举诸处宫观,功劳不够的,就只拿元丰改制后设立的养老金了。
苏利涉乃是英宗潜邸时候的总管,资历那是高得一逼,甚至可以说,整个大宋历史上,除了曾经以文才让外朝官们都服气的李舜举,他就是独一份。
主要是老而不死。
如今有资格管他叫师大爷的人,如李若愚、李宪,都已经作古,可这老妖怪还活得好好的。
要不是有件事情放不下,早在二十年前,他就该领着宫使的头衔养老了。
上了马车,苏利涉对劾者说道:“官家也给太师制了袍服,到了驿馆会有人伺候太师沐浴更衣,接下来还要练习礼仪,等候召见。”
劾者有些心慌:“军师你要丢下我?”
苏利涉笑道:“怎么会?不过陛下要先召我入宫,差不多晚上才回来。”
“咱俩老兄弟多久的交情了,在白头山下一直是你照顾我,到了汴京城里,自然就该我来照顾你了,放心吧。”
不放心,劾者赶紧问道:“军师今晚也住使馆?”
苏利涉说道:“我无儿无女,孤老头子一个,晚间肯定要回来沾老弟的光的。”
“说实话,陛下真是待你们恩厚,这长春馆啊,比宫内馆阁都不差了。”
劾者这才高兴了:“那我等着老哥哥,你不来,我不出门!”
汴京城西边的使馆区,新修了两所使馆,鞑靼的叫丰原馆,女直的叫长春馆。
赵煦为了表示对两部的重视,拨付了二十万贯用于室内陈设与装修。
劾者站在门口都不敢往里进:“这……确定是官家给俺们造的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