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动员(4/5)

部队计划在二十四小时内抵达秦州,次日中午到达兰州。

在兰州渡河修整一日,第三天傍晚,抵达玉门关!

出发之前,章楶和晁补之在军机处安排调度了一个月,沿途停靠各地,如何保障,如何供应,事务也是繁多。

好在有晁补之这个人型电脑,事无巨细过目不忘,脑子里怕是都已经有了一幅调度图,现在他就坐阵在军机处,看来比较闲暇,还有时间不断给大名府节度衙门、雄州四路都经略司发电报通报行军进展。

当天傍晚,部队就过了京兆府,接下来是十几个小时的夜车。

苏油也没有去别处,就在电报班支开行军床,守了一夜。

次日清晨,火车已经过了秦州,苏油明显松了一口气,这段行程不会有什么大变故了。

中午,军机处发来电报,童贯与李宪在兰州回师,两军开始修整。

苏元贞带着兰州官员在八蕃镇外劳军,双方还开了一场联欢会。

收到电报,苏油不禁乐了:“元贞还真能整,得,这回妥了!”

丙寅,军机处转来西域都护府电报,童贯已经进驻军营,章楶正式履任。

这次大调度,让大宋君臣彻底见识到了火车的战略级军事作用,仅仅三天时间,大宋就将五千新军投送到了五千里之外的玉门关!

这还是考虑到第一次调度,没有满载满负荷运转。

高滔滔大喜过望,这回自家人都不忌讳了,升了高士林昭德军节度使,并且召回远在宋城的高公绘,改任两淮都巡检使。

丙辰,禁军大阅,赐以银枼匹帛,罢转资。

十二月,己巳,辽国以南府大理寺卿窦景庸审决冤滞,轻重得宜,旋以狱空,为武定军节度使。

辽国在这个月也开了科举,放进士文充等七十二人。

……

元祐六年,春,正月,壬戌,辽主如混同江。

癸酉,高滔滔下诏:“祠祭游幸,毋用羔羊。”

丙戌,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苏轼为吏部尚书。

二月,辛卯,尚书右丞苏辙为尚书左丞,许将为尚书右丞,晁补之以同知枢密院事提举军机处。

命既下,而右司谏杨康国不书读,诏范祖禹书读行下。

苏轼上书,请改翰林学士承旨,以避嫌疑。

诏从之,仍兼侍讲,并命尽快入京。

高滔滔对苏家人,实在偏心得不行。同样是官,大苏才放出去一年就着急忙慌地召回,理由是安定两浙钱粮根本之地,大苏功劳很高。

然而事情落到吕惠卿头上,就是死活不同意。

庚申,中书上奏,请以吕惠卿除中散大夫、光禄卿、分司南京。

权中书舍人孙升封还词头,以为“惠卿量移未三年,无名而复,必不可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