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岛(3/4)

蚕丝被是蚕茧脱脂拉到蓬松压成的被子,轻薄保暖,和羽绒被一起,成为已经进入秋天的獐子岛上,最受辽人喜爱的高档商品。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烈酒,南海的甘蔗酒,因为具备价格上的巨大优势,成为最大宗的酒类商品。

甘蔗酒,其实就是榨糖之后的甘蔗渣发酵酿造的酒水,沈括和吕惠卿纯属废物利用。

不过后世的鸡尾酒基调酒——朗姆酒,也就是这玩意儿酿造的。

酒,在南海路没法禁,不但不禁,而且政府还鼓励。

因为粮食太多,吕惠卿只要是关于粮食的再加工产品,一律开放绿灯,只求尽量消耗。

今年通过民间力量,海路运往河北的粮食,就高达八十万石。

南海的本地海商尚属刚刚起步,内工坊那些昂贵的商品买不起,不少人受到蒲珊发家之路的启发,选择了价格低廉的产品。

大宋南海路市舶司有规定,凡是往大宋河北运送粮食的舟船,大宋同意以船上携带的粮食运输费用扣抵关税。

也就是说,如果一艘船的货品价值一万贯,你只要带上价值一千贯的粮食前往河北交割,船上的货品就免收关税了。

这是多少粮食呢?三百石。

三百石粮食,当然会占用不少的船舱,但是合理配置货品,是完全可以容纳下的。

而且这部分粮食,在南海不过三十文一斗,到了河北却能够价值七十文,本身就是有利可图的货品。

虽然利润比不上别的商品,但是有免税这个诱人的附加属性在身上,商贾们为大宋带货的积极性很高。

很多刚造了大船,手里边资金吃紧的航海者,干脆就什么货品都不带,直接拉粮。

密州胶州湾正在大建港口,那里也是粮船们的交割地。

商贾们的心眼是最多的,都已经从南海跑到密州了,那为何不再走几百里,到獐子岛上去呢?那里施行的,可是保税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