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在获得了大量人力之后的成果,但是理政者的功劳和能力,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登上湄洲城的城墙,望着西北方一眼看不到头的耕地,苏油对种花家的天赋属性充满了无比的自豪。
六月,正是第二季水稻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全是黄灿灿的稻谷。
郏亶的肤色更黑了,大有朝昆仑人靠拢的趋势:“明润,这里是三千五百顷桑果蕉麻,一万顷稻田,今年扬花的时候天气好,一亩能达到三百五十斤,就算有一些浪费,这里也是三百多万石的收成!”
“接下来还有一季,估计也差不多是这数,呵呵呵,六百万石稻米,十二万人,人均五百石!放到两浙路都是小康之家!”
苏油笑道:“郏公这算法不行啊,五百石里边,四分之一归朝廷,就还剩三百多石。加上这里米价至贱,斗米二十文,不过才七十贯而已。”
“这里多是三口之家,就算夫妻一样出力,一年所得,也不过一百多贯,两浙路有这样的小康之家?”
“小康的考量,是一个综合指数,不能仅靠存粮来统计,所以要将粮食换成肉,换成蛋,换成衣服,农具,砖瓦房,牛车,磨坊,铜钱,瓷器,诗书……”
“等到这些都不缺了,才敢说百姓们到了小康。”
见郏亶有些赧然,苏油赶紧说道:“不过功绩是巨大的,这放到历朝,都是了不得的大成就。”
“西汉文景之治,虽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不可食。’但是这是国库。”
“换到民间,也不过‘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刚刚解决温饱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