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群外,是青石铺就的小广场,摆放着巨大的铸铁香炉,铸铁香案。
红墙琉璃瓦顶的院墙大门下,一边列队站立着身穿衫的学子,一边列队站立着身着红衣的佛徒。
如今的祭殿,已经成为集一所儒学和佛学巫法于一体的学术场所。
二林的巫法,在龙昌期的思想影响下,已经如藏传佛教,大理洱源佛教一般,渐渐与佛法融合为一体。
蜀学吸纳了佛学的很多理论和观点,除了继承其因明学的基础,发展出辩证法之外,思想上也有所借鉴。
苏油曾经引用关中古文大家,连欧阳修都受其文风影响,曾经也知过渭州的的前辈尹洙的的论述,来解释为什么蜀学论尊崇孔孟的同时,却不甚排斥佛老。
苏油赞同尹洙的观点,认为佛氏的“博爱”是和儒家的“仁义”是相通的“乐于佛氏之说,非取其所谓报施因果,乐其博爱而已”。
大门前站着两人,范先生须发皆白,已经长出了寿眉,只用一支黄杨木钗固定发髻,身披鹤氅,更显清癯。
他的身边,站着一个头戴乌纱冠,身穿淡青『色』丝袍的中年人,还带着一副玳瑁架子的眼镜,一副学者气质。
苏油神情激动,走上前对范先生深深一礼,声音都有些哽咽“阔别十年,再见先生万安,苏油喜不自胜。”
范先生将他扶起来“追春捷报销残雪,敢信人间换少年。虽然光阴似箭,明润却也未让老夫久等。雏凤清于老凤声,平生最快意事,莫过于此。”
这话下边的意思,苏油当然明白,老头的最快意事,当然是二林部改土归流,可惜却不能明说。
没等苏油从思忆中回过神来,范先生介绍道“这是我的学生,白,字归禅。如今帮着我打理祭殿,朝廷任命的州教谕。对了,或者你叫姐夫更亲切,因为他是阿弥的夫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