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也散学了,阿囤元贞不会做饭,现在就坐在院子里稳稳地读《后汉书》,满院子的人忙得团团转,整的他才是知州一般。
刨猪汤是不可能放弃的,因此苏油同样买了一头百十来斤的本地猪。
在州府衙门重地里熏肉只怕是不像话,搞不好就要被巡捕兵们举着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奔袭,苏油只好忍痛放弃了腊肉香肠的制作,改做坛子肉和酱肉。
将修割好后的猪肉与盐,香料按比例拌和均匀,将拌和均匀的猪肉放于洁净容器内腌制一昼夜;
到次日,将腌制好的猪肉用清水漂洗掉肉块表面所有附着物,切成半斤左右的猪肉块,沥干水分备用;
接下来熬猪油,再将清洗干净的猪板油切条,放于锅内加水加热炼制,待猪油析出,油『色』清亮、油炸上浮呈黄『色』后,捞出油渣;
趁猪油热着,放入沥干的猪肉块,用大火炸制,待猪肉表面变成淡黄『色』后,改用小火慢炸,直至猪肉表面呈现金黄『色』,且具有浓郁的油炸肉制品香味后,停火;
用酒精喷灯将陶罐内部灼烧,灭菌消毒后,用炸肉时顺便消毒过工具将肉捞入陶罐。
迅速将猪油一并倒入的陶罐内,直到淹没肉块为止,加上盖子封坛。
酱肉放到阴凉处,隔墙离地,常温贮存,一个月后就能吃了。
和腊肉香肠一样,坛子肉可以吃上一年,而且和腊肉一样,年底做得,到来年中秋剩最后一点的时候,风味最佳。
味道和腊肉差不多,但是比腊肉要淡,也不像腊肉那么柴,入口化渣,又香又糯。
还有一部分,刷上酱料挂起来,之后一天一刷,七天之后停手,挂灶台上,同样可以吃上一年。
修整下来的那些,正好和血脖,肚皮这些杂肉一起改成肉条和臊子。
将这些东西裹上面粉,如今全大宋最不像知州的那个知州,正系着围裙撸着袖子,在油锅边上炸丸子,炸酥肉,炸小鱼。
等到这些都做完,看了看阁楼,苏油取过一个小碟,将几样东西都摆了一点进去,然后做了一个花椒茱萸细盐碟子,拿去摆到了阁楼小桌上:“还不『露』面?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都快馋哭了吧?先吃点垫垫。”
站了一会儿,屋子里没反应,苏油叹了一口气,下楼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