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三百一十四章 嘉奖(2/5)

要改善夔州上下水陆通道,靠人工怕是要抓狂,必须靠爆炸品。

木棉,作为布用纤维,比棉花弱。

纤维细,弹『性』差,中空度最高,容易压成一团皱巴巴的。

但是作为填充料,却是再理想不过了。

这东西,二林部很多,大巫一个响指,不要纺织品,只要棉球,来。

甘油,眉山很多,小少爷又是一个响指,也来。

硝酸没办法,得自己弄。

工艺难度不高,有了带釉玉瓷缸子和玻璃管,有了干馏煤粉得到的氨气和隔离加热硫磺与绿矾,苏油可以采用后世黄崖洞兵工厂曾经用过的酸塔法,不用铅室也能小批量地制备硫酸和硝酸。

还需要一样东西雷管,作为引爆『药』。

瞌睡遇到枕头,刚刚平定的木叶蛮,就是靠金银矿和朱砂矿起家的。

除了雷银,雷汞也没问题。

朱砂的成分,就是硫化汞。

硝酸银,张麒和张藻在制作琉璃镜的时候便已经熟悉了,制备硝酸汞的工艺,和那个差不多。

由汞和硝酸作用生成硝酸汞,然后硝酸汞再与酒精作用,可制得灰雷汞。当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的盐酸和铜,制得的雷汞为白雷汞。

如果用硝酸加纯乙醇微热,制得的叫纯雷汞。

三种物质都非常危险和敏感,温度必须精准,成品还必须用制作肥皂的过程中得到的人造石蜡进行钝化。

苏油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后世作为上面千条线,下头一根针的定点扶贫下派村干部,这玩意儿的成品见过不少,还好奇地拆解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