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有好些之前便已经在开工的了,阿囤弥一行算是特事特办,加塞。
工人们将银料锤扁绞碎,重新投入坩埚中,再加入铅料加速白银熔化。
很快白银溶解,炉上开始冒出白烟,这是铅开始氧化。
银重铅轻,不一会坩埚上堆起了氧化铅的灰垢,用铁棒搅拌一阵,炉子上开始飘起雪花,这是氧化铅的片状粉末。
这时要用铁棒不断粘出杂质,同时雪花还要被热空气带走部分,熔炉里的溶『液』重新变得干净。
雪花银雪花银,无数人知道这说法,却不知道这说法其实就来自吹灰炼银之术。
接着溶『液』中重新开始出现浑浊,石通说道:“铅气已净,开始翻窠了。”
窠就是坩埚,翻窠就是银中残铅开始氧化。
银工们开始撒灰,因为铅『性』畏灰,所以用灰来捕捉白银中的残留的铅。
然后将铅灰捞出来,这是一味中『药』材。
剩下的就是质地干净的白银,可以开始浇铸成银饼银锭。
石通自己就是玩这个的行家,同苏油李拴住讲解了一次过程,便跑去和掌柜一起鉴赏刀剑去了。
大理刀剑主要好在矿料上,含硫少不说,还含稀土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因此『性』能相当不错。
以眉山一年前的技术,在炉温和脱硫工艺没有提高之前,还不如人家呢。
石通只用了一个空气预加热管道的法子,便把人家使用松炭熔炼铁矿的技术淘了出来。
几个银匠身边放着些银料,看来是之前的客商送来待熔的,其中有好几块不小的银板子,像一个大绕线板的形状,上边似乎还有文字。
苏油心中一喜,这要是什么古董文物,岂不就是捡漏的好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